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来兴儿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
“休要多嘴。”
祝允明训斥僮儿一句,转脸笑道:“教大人见笑,敝人名落孙山,无颜忝居京华,只好返乡攻读备考,以待来科。”
“原来如此,”
丁寿点点头,蹙着眉头有些为难道:“丁某有一事不明,欲待请教,又恐失礼得罪先生,实不知该否开口。”
这锦衣帅怎得客气起来,祝枝山心中嘀咕,温言道:“缇帅垂问,允明知无不言。”
“先生乃江左名士,名动学坛,却又为何屡试不第,实教丁某费解。”
一言出口,祝枝山一张黑脸赧得险些涨成紫色,来兴儿更是将正在打点的行礼包袱一把丢到地上,怒目圆睁瞪着丁寿。
“丁某肺腑之言,并非有意唐突先生。”
丁寿急着解释,“先生也该听闻坊间风传本科会试之事……”
“震泽先生高风峻节,士林仰慕,所谓市井谣诼传闻,皆是信口雌黄的中伤之言,学生以性命作保,断无此事。”
祝枝山横眉立目为恩师辩护。
“先生所言甚是,”
丁寿一句附和当即教祝枝山一愣,只听他道:“丁某虽身在官场,却无缘三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恐不知内情错诬王、梁二公,故有此一问,还请先生谅解。”
对方身居高位还态度谦逊,祝枝山属实发作不得,怅叹一声道:“缇帅所谓名士浮名,不过友人擡爱,敝人委实愧不敢当。
况术有专攻,各有所用,允明虽在诗文书法中略有小成,经义之道却非我专长。”
“丁某略知会试科目,三场之中经义只为首场,概求士子明晓性理之原,中场以论观其才华,诏、诰、表、判观其词令,末场策问观其政术,如此三场并重,取其全才,先生纵然首场略逊,还有二、三场可较长短,为何还……屡屡落第呢?”
“大金吾果然不晓科举内情,国初取士确以三场并重,三试皆因言以审心,详外以测中,可百余年下来,考官惟重首考,国初定制经义当先,已有轻重之分,如今重者益重,轻者更轻,非五经魁首,名甚不能列南宫前五,遑论不擅经义者,又如何能够中试!”
祝枝山摇头苦笑,非只会试,乡试也是一般,好友文征明号称诗、文、书、画四绝全才,却屡赴应天府乡试而不中,应考之路比己更是坎坷。
丁寿不解:“朝廷既设三场,取士便当权衡三场试卷,为何独偏重于首场呢?”
********************
“此话也未尽然,恩师东白先生为主考时便曾言”
校阅虽本之初试,去留实以中、末二试决焉“,乙丑科会试下官便有经、论、策三道答题被选作会试程文,那所谓考官只重首场之说,不过是一些不第之人自寻的托词罢了。”
本科同考官,弘治十八年的进士湛若水座上谈笑自如,怡然自得。
不愧是玩心学的,在二爷我的签押房里还敢高谈阔论,合着跑锦衣卫这里体认天理来着,丁寿心里嘀咕,面上和善笑道:“却是为何?”
“只因初学经义者便可道性命,而唯有积学富五车又通达世故者,方为济世之才,朝廷取士当以实学为先,湛某阅卷,只要该生学问渊博,洞悉时务,便是初场试卷略有瑕疵,也着量收录。”
丁寿抚掌笑道:“湛大人这般崇重实学,为国选材,实为朝廷之福,考生之幸啊。”
“湛某职责所在,分属应当。”
湛若水也不客气,对丁寿恭维坦然受之。
丁寿话锋忽地一转,又道:“那焦、刘二人又是如何中选?三场试卷之中哪篇可列为程文,湛大人可有教我?”
湛若水瞬时脸色突变。
********************
“朝廷并非不知考官于科场之中偏重首场,忽视中、末二场之象愈演愈烈,也曾三令五申要考官取士三场并重,历年科举中也不乏有识考官力图求变,但还是难改其势。”
同考官康海不同于湛若水,并未矢口否认,只是抚案吁叹。
“明知取士之弊,为何又改之不得?”
丁寿诧异,“难道考官等人还敢抗旨不遵么?”
“身为考官,非是不想,实有力所不逮之处。”
康海自嘲一笑。
“刘公公常言我要多向德涵兄请教,不知状元公可否为我解惑?”
丁寿揉揉眉心,嘻笑道:“看在刘公公面上,还请德涵兄直言不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