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所以华友兄弟通过冯钢炮向秦砚示好,也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包括华影,恐怕也有类似的想法。
起码与华影关系密切的很多媒体,一直在吹捧秦砚。
但最后秦砚还是坚持没有接受任何一家资本的注资。
毕竟秦砚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完全站住脚,他的发言权还是不够多,哪怕这些资本表面上同意,拍摄过程不会干预秦砚的创作。
可真正让这些资本进来,有的事情那就不再是秦砚说了算。
更有趣的是,秦砚在拒绝华友的橄榄枝后,华友又把手伸向了奚芊芊和谢北杨。
毕竟华友现在是大陆做演员、明星经纪业务最成熟的公司,合伙人之一的王姐更是被誉为华语经纪一姐。
可惜的是,奚芊芊、谢北杨他们已经打定主意要和秦砚一起开公司,不仅仅是华友,很多公司都吃了闭门羹。
签约不让签,注资不让注,连演员都不让一个出来。
这在很多公司眼中,完全是吃独食的行为。
像华影、华友这样的大公司或许反应不会特别强烈,但是一些刚刚成立,想要进入影视圈捞一笔或者洗钱的公司,可就不乐意了。
打压异己,是他们选择的答案。
哪怕之前的打压都已经失败了,但是他们很快找到了另外一条途径——批判《大笑江湖》的商业性!
因为《大笑江湖》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电影,所以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潜意识的认为,《大笑江湖》的艺术水平并不那么的出色。
毕竟在绝大多数时候,艺术和商业是两样无法兼容的事情。
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大量的专家、影评家开始批判《大笑江湖》是一部毫无内容的电影。
于是在有心人的刻意推动下,出现了相当多针对《大笑江湖》内容深度的批评。
“《大笑江湖》一场低俗笑话的狂欢”
“江湖世界不应该只有金钱,更应该有血与泪”
“当我们在说着江湖时候,我们在向往着什么?”
……
反正报道已经把秦砚的《大笑江湖》给描述写了一部低俗的笑话集合,完全看不到任何的思想闪光点。
还有不少的电影工作者、影评人、学者也站出来说话:电影应该表达超越现实的人文关怀,而不应该像《大笑江湖》这一样仅仅只有低俗的笑点。
言语之间虽然肯定了《大笑江湖》的商业成功,同时也将《大笑江湖》描述成为一个空洞的产品。
然后一群看上去有文化的作家、学者出来站台——我不愿意去看这么肤浅的作品。
有这时间与金钱,我为什么不去看其他更具有深度的电影陶冶情操。
仿佛《大笑江湖》就是下里巴人,看了《大笑江湖》也会低人一等。
为了塑造这样的舆论环境,某些资本可是花了大力气,他们就等着秦砚服软,然后向秦砚的新电影注资、签下谢北杨和奚芊芊,最好把华砚也收购了。
砸了不少的钱,《大笑江湖》的票房的确受到了影响,4000万的投资,起码要1.2亿才能回本,秦砚不可能坐视不管。
于是秦砚便立刻联系上了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一位教授。
同时他也找上了华影集团的有关部门,很快一篇专业性十足的文章便出现在《公民日报》上面。
“《大笑江湖》一个关于‘社会建构’故事”
这篇文章写了很多《大笑江湖》内在的联系,为什么韩元彬、沈期梦、顾子维他们会对于江湖、自己的人生有着强烈的刻板映像。
原因从小到大的故事、江湖盛传的话本、父母的谆谆教导都是这么告诉他们的。
江湖应该是什么样,少侠应该做多少好事,女子应该喜欢文质彬彬的书生,正派掌门应该要德高望重……
说到这些名词的时候,每一个看过《大笑江湖》观众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鲜明的形象,一个让他们捧腹大笑的片段,可见电影对于角色和情节的塑造有多么成功。
但这些都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定义与期许
但谁规定了年轻英俊的侠客,就一定要善于与别人打交道,一定要日复一日的铲奸除恶。
难道他就不能是一个害羞、内向、腼腆的男孩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