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朱襄在咸阳学宫辩驳方士,也成了神仙弟子斗法。
听闻朱襄公脚踏祥云,飞入高空,如玉般的手一指,那地上立刻涌出了朵朵火焰,红的黄的紫的仿佛繁花盛开,那些想要挑战他的方士们立刻抱头打滚,露出了可怖的原型。
朱襄公双手一托,露出原型的方士们被清风吹到半空中,狰狞的神色变得安详,身上邪气洗去,又变成了人。
那些人一个个跪在地上,感激朱襄公的仁慈,愿意成为朱襄公的弟子,服侍其左右。
朱襄公却摆摆手,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人要靠自己,不要奢求仙神的赏赐。
“是真的吗?”
张若惊讶地问道。
朱襄以脸砸桌面:“假的!
全都是假的!
谁在那里胡扯!”
张若捋了捋胡须,忍着笑道:“据说是小说家之流。”
朱襄:“……”
他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个“小说家”
不是他看过的《小说家》,而是诸子百家中被评价为不入流的一支。
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学了许多知识,对诸子百家了解更加透彻。
比如几乎很少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小说家”
,就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才了解。
周朝重视居住在城中的国人的意见,所以有稗官专门收集民间传闻、野史传说,作为民间舆论呈给周王看。
小说家的思想并非教人如何写小说,而是重视街头巷尾的传闻,希望君王重视这些由平民的幻想形成的歌谣故事,广开言路。
他们会汇编整理民间歌谣传说,偶尔也会从中取材自己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故事。
因为小说家着眼的是民间言路,且没有多少系统的政治主张,所以很快就变成了不入流。
不过小说家的思想却一直流传后世。
无论是唐宋的传奇故事,元朝的戏曲故事,明清的话本故事,都有优秀的文学家借虚幻的故事描写当时的社会状态,讽刺现实。
所以如墨家、农家等诸子百家一样,完整的学术团体架构虽然消失了,但是他们的思想一直流传后世。
“希望他们搜集故事的时候,不要进行太多夸张的加工。”
朱襄扶额,“我就是为了破解迷信才这么做,结果我成了新的迷信?”
张若笑道:“我能理解你的郁闷。
不过庶民愚蠢者众多,他们必须要选一个神灵来信,不如信你。”
朱襄嘴角抽搐:“我可不想被做成泥塑雕像,摆在寺庙中遭遇烟熏火燎。”
张若大笑。
朱襄本来以为只是一些让人尴尬的传闻,算不上什么大事,顶多让他一些行动更加的便利。
没想到,这个传闻,居然给他引来了一桩大事。
李牧收复了云梦泽,即洞庭湖周边远楚国的附属国之后,朱襄忙完了黔中郡西边建造梯田的事,就启程去云梦泽,勘察云梦泽的水土情况,看要怎么排水筑田。
当朱襄到了云梦泽,在水边观察钉螺情况时,一个小孩突然从水里钻出来,吓得卫兵差点放箭。
那小孩说着叽里咕噜的楚语,对着朱襄不断叩拜,把头都磕出了血。
朱襄在咸阳学会了简单的楚语,用不太流利的楚语道:“说慢些,你遇到了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