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
比如,如何在坑道口设置防毒、防烟的“三防”
设施;如何构建“之”
字形的通道,以防止炮弹破片首接灌入;如何在坑道内部设置储水、储粮的壁龛等等。
手册被连夜印刷出来,和第一批紧急调拨的工具一起,送往了全军各个单位。
一场史无前例的,以整个朝鲜战线为工地的大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志愿军的战士们,放下了手中的步枪,拿起了铁镐和铲子。
整个三八线附近,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到处都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这声音,汇成了一曲雄壮的交响乐,宣告着志愿军作战方针的根本性转变。
但是,工程的难度,远比想象中要大。
朝鲜的山,大部分都是坚硬的花岗岩。
战士们一镐下去,往往只能砸出一个白点,震得虎口发麻。
一套钢钎,打不了几个小时就卷了刃。
许多部队,一个班的战士,轮流上阵,一天下来,也只能掘进不到一米。
困难还远不止于此。
敌人的飞机,很快就注意到了志愿军阵地上的异常。
他们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轰炸和扫射。
只要发现哪里有新翻出来的泥土,哪里有人员聚集的迹象,炸弹和机枪子弹就会随之而来。
战士们只能在夜间和拂晓、黄昏这些能见度差的时间段施工,白天则要进行严密的伪装。
面对这些困难,李云龙心急如焚。
他知道,他们是在和时间赛跑。
敌人的下一次大规模进攻,随时可能到来。
如果在那之前,他们的“地下长城”
还没有初具规模,那么他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不行!
不能这么干等着!”
李云龙在指挥部里坐不住了,“指导小组,分成三个队!
我带一队,张工程师和王师傅,你们各带一队!
我们下到一线去!
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单位去!
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西线,临津江东岸,那里是平原和丘陵的结合部,土质松软,容易塌方。
中线,铁原、金化地区,全是石头山,坚硬无比。
东线,北汉江流域,潮湿多雨,坑道里全是积水。
这三个地方,是我们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们必须啃下这三块硬骨头!”
一九五一年六月七日,星期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