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
李云龙把这些人召集到一起,开的第一个会,就充满了火药味。
“各位,今天把大家请来,不是让你们来喝茶聊天的。
是让你们来干活的!”
李云龙开门见山,“我们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套简单、实用、有效的坑道作业标准,要让一个没摸过镐头的大头兵,看了之后也知道该怎么干!”
“李副组长,我认为,坑道构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首先进行精确的地质勘探,然后进行科学的设计,确保坑道的结构稳定性和……”
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苏联留学专家,推了推眼镜,开始引经据典。
“停!”
李云龙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张工程师,我尊敬你是有学问的人。
但是,我们现在是在打仗!
不是在首都修地铁!
我们没有时间搞什么精确勘探,也没有那么多仪器设备。
我们的要求就三条:第一,挖得快!
第二,炸不垮!
第三,能打仗!
你就告诉我,怎么才能做到这三条?”
张工程师被噎得满脸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时,一个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的老矿工开了口,他的口音带着浓重的山西味:“首长,要我说,挖洞这事,没那么多讲究。
关键是得看山势,看石头是横纹还是竖纹。
顺着纹路挖,省劲!
遇到硬石头,不能死凿,得先用火烧,再泼上冷水,让它自己裂开。
这叫‘热胀冷缩’。
至于支撑,石头多的地方用石头垒,没石头的地方,就挖成拱形的顶,让它自己撑住自己。
我们老家的窑洞,几百年都不塌。”
“哎!
这位老总说得好!”
李云龙一拍大腿,“这才叫从实践中来的真学问!
张工程师,你的理论知识很重要,可以帮我们计算坑道需要多深才能防住敌人的重磅炸弹。
这位老师傅的经验,可以教我们怎么挖得又快又好。
你们俩,正好优势互补!
我命令,你们两个,一个负责理论,一个负责实践,立刻给我组织人,把你们的知识和经验都写下来,要图文并茂,越简单越好!
三天之内,我要看到第一版的《坑道作业指导手册》!”
就这样,在一场场充满着争论甚至争吵的会议中,一个融合了现代军事工程学和中国传统民间智慧的独特作战体系,开始慢慢成型。
一九五一年六月六日,星期三。
《坑道作业指导手册(初稿)》以惊人的速度被赶制了出来。
李云龙亲自审阅,用红笔在上面勾勾画画,删掉了一切他认为“不实用”
的繁文缛节,增加了很多他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土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