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陈乾六默默选了一个山头,按落了遁光。
南施蘅跟着落下剑光,心头微微有些忐忑。
陈乾六斟酌了一下词汇,说道:“我传你一门法术,先把身上的伤治好,再尽快突破灵胎境。”
嗯,陈小六想不到合...
夜深了,启知楼第七层的光仍在脉动。
那不是火,也不是灯,而是一种自内而外生长出来的明亮,像春芽破土,又似晨星初升。
枝桠般的结构已伸展至穹顶,月光顺着木质纹理流淌下来,在地面投下如经文般蜿蜒的影子。
每一道光影都微微震颤,仿佛在呼吸,在低语。
忽然,一根新枝轻轻一抖,一片叶形文字飘落,浮于空中,写着:“**你记得吗?**”
这三字未署名,却带着熟悉的笔意??是林小凡早年教盲童写字时常用的起手句。
他曾说:“不问‘你会不会’,先问‘你记不记得’。
记不得的,还能重新学;忘了的,才是真丢了。”
此时,远在岭南的瑶寨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正坐在竹楼下,手中握着一支磨秃的炭笔。
她叫阿?,曾是当年被逐出家门、险些投井的那个女孩。
如今她已是村中最受敬重的“字婆”
,专教女童识字,哪怕官府明令禁止,她也从未停过课。
今夜,她照例在墙上挂起一方旧布,用炭条写下三个大字:“**人、仁、忍**”
。
“这三个字,”
她声音沙哑,“是一个太监教我的。
他临死前说,皇帝不许百姓读书,可他自己每天都在偷读《论语》。
他说,‘人’是站着的姿势,‘仁’是心上有别人,‘忍’……是咬着血也不松口。”
孩子们围坐一圈,有的用手指在地上描摹,有的拿芦苇在泥上划痕。
最小的女孩才五岁,写完“人”
字后抬头问:“阿?奶奶,我写得好吗?”
阿?摸着她的头,眼中有泪:“好。
比当年我写得还好。
那时我连纸都没有,只能在灶灰上画。”
话音刚落,窗外忽起微风,吹动屋檐下悬挂的一串铜铃。
铃声清脆,竟与启知楼顶那支铅笔的震动频率完全一致。
片刻之后,墙上的炭字边缘泛起淡淡金光,仿佛被无形之手轻轻抚过。
与此同时,北方边关一座废弃烽燧中,一名老兵正借着残月翻阅一本破旧抄本??那是他年轻时从战场上捡来的《启知录残卷》,记载着归心临终前最后一句话。
“每年今日,带十个孩子来楼上,教他们写第一个字……哪一个字都好,只要是真的。”
老兵名叫陈九,原是正言司的执刀人,曾亲手烧毁三百七十二册“悖逆文本”
。
直到某夜,他在焚书堆中发现一封未烧尽的信,是一位母亲写给戍边儿子的:
>“儿啊,娘学会写名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