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更令人震撼的是,营地中央竖立着一面褪色的红旗,上面用黑色油彩写着一行大字:
**“此处发现铀矿伴生异常,建议列为国家战略储备区!”
**
搜救人员顺着指引深入岩洞,终于在距地表三百米的避难所内找到了七名队员。
她们蜷缩在睡袋中,体力透支,多人出现高原肺水肿症状,但手中仍紧握着记录本和岩样袋。
尼玛次仁是最后一个被抬出洞口的人。
她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出血,可在看到蓝天的瞬间,竟笑了。
“找到了。”
她喃喃道,“父亲当年标记的地图空白点……我们填上了。”
消息传回内地,举国沸腾。
央视直播画面中,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接见全体队员,称她们为“新时代最勇敢的知识女性”
。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长篇通讯《七个女人与一座山》,配图是她们站在雪山之巅展开国旗的合影。
而真正改变历史的,是她们带回的数据成果。
经过三年整理分析,“林振国计划”
最终形成三大核心发现:
一、确认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一条全新隐伏断裂带,命名为“次仁-扎西断裂”
,对地震预警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二、在班戈西部发现大型锂矿富集区,储量足以支撑我国新能源产业三十年发展需求;
三、提出“高原女性适应性生理模型”
,首次系统论证女性在极端环境下的耐受能力不低于男性,打破长久以来“女性不适合野外作业”
的偏见。
尼玛次仁因此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但她拒绝留在北京。
“我的根不在实验室。”
她在答辩会上说,“而在那些还没有路的地方。
我想教会更多女孩,如何用自己的双脚,踩出通往未来的脚印。”
于是她回到措哇,创办“高原女子地质学院”
,专收牧区贫困女童。
课程不仅包括地质学基础,还有野外生存、心理韧性训练、公共演讲与法律维权。
第一届招生仅限三十人,报名者却超过两千。
家长们骑马赶牛,带着女儿从千里之外赶来,有人甚至跪在雪地里恳求:“求您收下她吧!
她昨晚背了一整本化学元素周期表,嗓子都哑了……”
十年光阴流转。
如今的措哇,已是高原科教重镇。
白天,无人机在天空巡航,监测冰川退缩情况;夜晚,天文台穹顶缓缓开启,学生轮流操作望远镜观测星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