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当地的军丁主要以前朝的守御军丁和明初外地充军的移民为主,在之后的四大案中,又陆续接纳了大量的犯罪官民,以至于当地军丁出正常卫所的军丁标准数量,且十分难以管理。
换做以往,这地方并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滇西北金银矿现后,金齿卫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这个地方管好,那每年产出的金银数量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因此朱高煦特意交代了王瑄:
“我过几日写本书给你,你与你父亲按照上面的法子照做,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掌控当地。”
朱高煦没敢把自己的办法直接说出来,而是准备以书中内容暗示的方法来暗示。
那些内容,王瑄有可能会看不明白,但他爹一定懂得,且难以拒绝。
想到这里,朱高煦舒缓一口气,倒是旁边的杨展也紧着王瑄之后笑着作揖:
“我也得谢谢殿下,不是您的话,我父亲恐怕这辈子也当不上千户官了。”
“我舅舅授了你爹千户官?”
朱高煦明知故问,杨展也点头回应:
“半月前我爹就被魏国公授予了东海水师代千户,手下有七百水兵和十艘大船。”
杨展心知肚明,如果没有朱高煦的举荐,那魏国公是不可能知道他爹那个小人物的,所以对朱高煦十分感激。
瞧着他的模样,朱高煦也拍了拍他的手:“让你爹好好配合杨文围剿倭寇便是,若是能在事后任指挥使,那便不算丢我脸面了。”
“殿下放心,我考校过后也会去船上,与我父亲为殿下清剿倭寇的!”
杨展这里说的是为朱高煦清剿,那话有几分逾越,但好在他说的声音小,应该不会被外人听到。
“日后这种话就不用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朱高煦没有东张西望,而是看着杨展认真交代。
杨展也不敢怠慢,当即点了点头。
“殿下今日不入武英殿吗?”
王瑄看了一眼时间,将话题岔开,但朱高煦却摇摇头:
“昨夜宫里差人传话,说是今日陛下带太孙与我那三个兄长去大教场了,无须我跟随。”
朱高煦这么说着,但心中也很是疑惑朱元璋为什么会不让自己去。
难不成是三府嫡长入了殿,他这个嫡次子就显得多余了?
朱高煦不自觉紧了紧手中茶杯,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十数里外的外城道路上响起……
“爷爷,为何今日不让高煦前来?高煦若是来的话,应该能看看他近来所学本领吧?”
外城田间,当御前豹韬卫拉出一条长长的队伍,被拱卫其中的四辆马车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大辂内,正襟危坐的朱允炆一边处理奏疏,一边漫不经心的询问老朱。
与他的正襟危坐相反,老朱靠在椅子上,浅浅地闭目养神。
在朱允炆的问题问出后,老朱闭着眼睛淡然开口:“那小子在行军打仗上的本领已经和你们拉开了距离,叫他来,风头就被他一个人都占了。”
朱元璋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为了顾朱允炆的面子,不过朱允炆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在行军打仗上的面子。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未来的天子,麾下将帅之功都是自己的功劳。
因此,他不仅很希望朱高煦来,还很想要利用朱高煦来挑拨三府关系。
“呵呵,高煦若是能表现出彩,那是我大明朝之福,风头被他占了自然更好,如此天下便知我朱家又多了一虎儿。”
朱允炆笑着说罢,接着又低下头处理奏疏。
只是在他低下头的一瞬间,朱元璋却微微睁开了眼睛,向他的方向瞥了一眼。
仅是一眼,他便似乎看透了朱允炆的小心思,脸上也不免露出几分疲惫。
自他越过六十五岁后,他便觉得身体每况日下,平日里很担心自己活不到朱允炆能稳定朝纲的那一天。
当然,除了朱允炆,他最担心的还是远在山西的晋王朱棡,自家的老三。
朱棡争储这件事情,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朱标尚在的时候,朱棡便常常与朱标来信,言语恳切的讲述自己为朱标压制秦王朱樉和燕王朱棣,周王朱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