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作为朱棣的白手套,纪纲和陈瑛可以说为朱棣弹劾抓捕了大量不服朱棣的官员,调查了许多藩王的事情。
虽是太子妃,但后宫中的女子大多都二三十,而朱棣如今已经五十岁了。
谁都知道,当今东宫对吉林城出身的官员和吏员多有照顾,自然不会觉得平日都鲜少杀戮的东宫,会索要了这王回的性命。
“老二,你干嘛呢!
你力气大就收拾亦大伴啊!”
朱瞻壑连忙认错,毕竟他是亲眼见过他爹在东宫后院降服烈马,玩举槊时挑起三个护卫的。
“今岁需朝廷调拨军粮四十万石,军饷三百四十万贯,另需朝廷拨豆料二百万石。”
在他们看来,大明需要更多的吏员,而他们的家乡子弟难以科举为官,便只剩下走吏员这条道路。
“江南要推行新政的时候,你找个办法收拾了纪纲和陈瑛吧。”
“臣吏部员外郎赵晟,有事启奏……”
一名三旬左右的官员走出,而他也是新政派的官员,并且还是第一批毕业,从而被朱高煦钻空子,保举了几千人为官的那一批。
这两人这些年没少借助自家父亲来敛财,作为白手套,他们理应做完最后一件事再死。
不过想要诸藩愿意前往三宣六慰,还得加大对三宣六慰的开。
“既然如此,便从去年年末毕业的学子中挑选,陕西都司及行都司好生配合。”
“您不会……”
郭琰害怕朱高煦对朱瞻壑他们动手,朱高煦却打断道:“我不会动手的。”
至于当下他们去旅游时看到了的大部分树木,实际上都是九十年代经济展起来,煤气、电力进入百姓家里才开始幸免于难,慢慢生长起来的树木。
自徐皇后去世后,郭琰便开始为朱棣管理后宫。
朱高煦皱眉吩咐一句,便对郭琰道:“寻到他们后,把他们带来春和殿。”
相较于洪武年间的每担三十三文,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便宜了,但对于百姓来说,还是价格太高了。
不过,群臣也不想朱高煦真的现在就在江南推行新政,毕竟他们之中大部分的耕田还没卖干净呢。
在没有煤气和电力前,除非当地的煤炭价格极为便宜,不然从不缺乏砍伐树木的百姓。
“日后若是我再听到伱对他不敬,你就不要再叫孤为父亲。”
大明国内除去这六十个职业卫所兵,便只剩下二百一十六个战屯卫所,数量接近一百二十一万,但其中有近七成半是屯兵。
朱尚炳和朱济熺虽然因为朱高煦的缘故,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针对得凄惨,但也被纪纲和陈瑛弹劾不轻,不仅乖乖交出了护卫,还闭门不出,只在王府之中玩闹。
“六军都督府去岁有屯田子粒一千七百六十万石。
军马十五万八千余匹,乘马三十六万五千匹整。”
南北矛盾始终是明初跨不过去的一道坎,想到这里,朱高煦就恨不得把赵宋那群皇帝和士大夫拉出来凌迟。
听着那山呼海啸的唱礼声,回到奉天殿后的朱棣在奴婢们的服侍下换下了冕服,换上了素服。
如果这些屯兵改民户,那剩下的战兵数量大约也只有三十万,军粮支出则是从一千四百余万,下降到六百万。
朱高煦听到了朱瞻壑的话,立马沉声质问朱瞻壑,朱瞻壑被吓了一跳,趁着亦失哈松手就跪在了地上。
一个“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的政策,硬是分裂了南北二百多年,更别提三易回河那些各种糟蹋北方百姓和经济的操作了。
尽管他们可以接受朝廷在江南推行新政,但他们却不会主动要求。
哪怕是云南南部那些雨水丰富的地方,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山上也依旧是光秃秃的,因为老百姓需要柴火。
这样的问题,庙堂上的这些人精哪能不了解?
可问题在于,谁都不愿意戳破这一层,哪怕是金台之上的朱高煦与朱棣。
这些才是卫所制大放异彩的地方,内地已经不需要了,各地只需要保留两到四万的常驻战兵就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