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大明当下的火枪产量,基本在年产六万支左右。
因此朱高煦并没有弄燧手枪,而是将裁汰了手枪,只采取了步枪和骑枪,而这便是朱高煦执意要让朱棣装备了燧枪再北征的原因。
“儿臣之前与您说过,胡人只要遭受重创,那就会变得畏畏尾,不敢轻出。”
朱高煦愣了下,凑上前瞧了瞧,朱棣却连忙擦了擦眼角:“风大,迷了眼睛……”
在十八世纪,燧枪分为步枪、手枪和马枪三种。
不过就朱高煦这么多年的经验来说,马枪放在这个时代,很少有军队能面对它而不溃退。
“老式的燧枪您已经见过了,而新式的燧枪却并没有。”
正如当下,几乎全国一半的铁料都投入到了辽东的军械局。
“风?”
朱高煦看了看一副灵堂模样的几筵殿,所有的东西都安静的挂着,纹丝不动。
“况且当年你也答应了我,说永乐九年便修书,这大半年都过去了,你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不亲自下旨,你还准备拖到什么时候去?”
说到高兴处,朱棣回头看了一眼朱高煦,突然觉得让位给朱高煦似乎也不错,怎么看怎么顺眼。
他坐在梓宫旁的地上,伸出手拍了拍身边的金砖,示意朱高煦坐下说。
宋高宗赵构,尽管也是主动退位,可赵构并非不理朝政,可以说是以太上皇身份干涉朝政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处处限制宋钦宗的宋徽宗。
朱高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让朱棣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却有些空落落的。
在朱高煦看来,北方的胡兵要是能做到突破排枪而阵型不乱,那都能打穿大明朝了。
确实,以这个时代的冶铁水平,刺刀经过战斗后的确会出现刀身变形等尴尬的事情。
对此朱高煦则是准备了后手:“有了刺刀,就没有必要佩戴腰刀,因此可以常备两到三把刺刀。”
但是骑枪对于当下的明军来说,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的存在。
除了军工,还有铁矿、煤矿等矿产业,从事其中的男丁高达两万五千人,年产熟铁九百万斤,占据全国铁料总产的三成份额。
父子二人坐在地上,朱棣长叹了一口气:“爹就是不放心……”
“反正儿子这么说了,除了儿臣,庙堂之上估计也没几个人会支持爹您又修书、又修寺,并且还意图北征了。”
现在老二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他也可以凭借这次谈话,将自己的心病给解决。
朱高煦感受到后也轻笑作揖:“正因如此,所以出兵只能是永乐十一年五月。”
“当然,面对同一水平的对手,那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至于下面那个……”
“这就是新式燧枪,比起老式多了一些设计。”
朱棣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朱高煦一只脚跨入几筵殿的时候说出了这句话,很难不让人瞎想。
“老二啊,你得成全我和你爷爷,爹知道没和你打招呼,这事情不好,不过这修书也废不了多少钱。”
“如今您看看,鞑靼被您一战打疼,即便当下他们已经是大明臣属,可他们在海喇儿的巡哨却并不少。”
不过,在此之前,朱高煦还得让新政再往前一步。
“唉……”
“您若是当了太上皇,儿臣依旧孝敬您,不管是秋猎还是出巡、带兵打仗,儿臣都不拦着您。”
尽管它的破甲射程只有二十步的距离,但这依旧比弓箭要好上太多。
“这个大位置,儿臣也想坐!”
“辽东、渤海、大宁、北平、山西各处共有骑兵五万,除山西需要保护河套外,其余四地的四万骑兵尽数参与作战。”
“郑和明年四月回来,复工三个月的话,那已经是七月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