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就在朱高煦这么想着的时候,脚步声从西角门楼内的临时金台屏风后响起,朱棣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相较人口,耕地的增长并不算多,不过人口之中有近百万是从江南迁徙而去,实际增长在三百万左右。”
朱高煦说罢,也刚好开始对六部尚书与七位殿阁大学士作揖道:
“如今各省丈量田地都得到了成果,那定额也就该变一变了。”
“高皇帝留下的储备,还够朝廷如此负荷运转三年,因此陛下不用担心。”
朱高煦带头唱礼,群臣纷纷跟随,听到那唱礼声的朱棣差点没气得回头给朱高煦一脚。
对此,朱棣自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对于大明来说,每年定点向西南投入五百万石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不阻碍到他的计划就行。
“陛下,北部边疆太平七载,实属不该如此急切动刀兵,不如待郑和返航,再商榷是否北征。”
好在朝政还有朱高煦,因此也不至于乱做一团糟。
“儿臣并非不赞同北征,只是不赞同明年北征。”
尽管老头打不过他,但他真怕自己无意间反抗时把老头弄伤了。
可以说,仅仅抚恤这阵亡、伤残近两万兵卒,朝廷便需要拿出近二百万贯,并且往后每年还得固定开支近四万贯。
瞧到朱高煦到来,众人纷纷行礼,而朱棣的身影却没有出现。
也就是说,还差三百多万贯,朱高煦就能和崇祯朝的积欠一较长短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松了一口气,同时加快了脚步。
“这地方干旱少雨还缺水,你确定要在这里设置官场?”
王彦先一步回答了朱高煦,朱高煦闻言也从位置上走出来:“我现在就去。”
现在他似乎精神了,那自己手头的工作量也就可以减轻许多了。
“明年五月,我准备亲自点兵七万,民夫二十一万,自海喇儿向西动西征,好好收拾一顿瓦剌三部,以此保住北方太平。”
要知道这一战明军几乎没有遭遇什么硬仗,不过两个时辰就彻底拿下了木骨都束。
“参与此战的将士,朝廷已经拨二百万贯作为犒赏,阵亡的六千四百三十七名将士则是按照朝廷的抚恤标准,每人放一百贯抚恤金,其家中若是有父母妻子,其妻若不愿改嫁,可凭借烈属身份,每年领取五贯抚恤金。”
在他面前是正在搬运东西的明军兵卒,以及正在清点物资的海军吏员们。
这也表明,尽管徐皇后已经离世,但朱棣依旧没有改换太子的打算,朱高煦依旧是他心中最佳的继承人。
郑和没有理这个男人,而是走出了那不过百来平的石制宫殿,站在了宫殿门口。
“召你们来,是因为我有些想法要与你们说。”
“今岁五军都督府若是没有较大战事,应该维持在一千五百余万贯。”
瞧着他这举动,朱高煦满意点了点头。
等他定睛一看,朱高炽却已经跪在了地上,双手作揖的抬头仰视朱棣:“陛下,漠北苦寒,母后又刚刚大行,您不宜远征啊……”
“北边三司的经过一年半的丈量清查,人口较洪武十四年增加四百余万,已有一千二百六十余万。”
陈瑄的话,也道出了郑和的想法,不过郑和很快按下了这种忐忑,眼中只剩下了木骨都束的火光:“走一步看一步吧……”
一刻钟后,他来到了西华门的不远处,并登上了宫城的马道,走入了西角门楼内。
“区区五千骑兵,不足以威慑漠西的瓦剌三部。”
当然,老头可以放过,但老大就不行了。
朱高煦皮笑肉不笑的回头看向朱高炽:“老大,你刚才挺能躲啊……”
qu9.。
qu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