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齐盛二十四年冬,十一月三十日。
在江河上走了一个多月水路,孟晚他们乘坐的船终于在清晨抵达盛京城外的码头。
码头上风大,冷冽的风呼啸而过,孟晚的额被狂风吹下了几缕,胡乱在他脸上拍打。
盛京的冬天虽然也冷,但比昌平差远了。
孟晚挺直肩背,抬起眼眸,看着人来人往的码头,足有昌平码头的三倍大,虽然是大清早,但力工早已吆喝起来干活,码头上还支了几个早食摊子。
祝三爷找了几个力工帮忙搬行李,雇马车,雪生上前看着自家行李,宋亭舟则牵着孟晚下船。
祝泽宁问他们,“行李还要搬一会儿,大嫂要不要吃点东西。”
坐船比陆路舒坦些,但船上有船上的不便,脚踩到地上的刹那,孟晚吐出一口绵长的气息。
“吃完馄饨吧,想喝口热汤了。”
三人坐在馄饨摊子上要了三碗馄饨,孟晚将自己碗里的舀给宋亭舟几个,对上对方担忧的视线,微微弯起眼睛,“也不是太饿,只是想喝口热汤。”
祝泽宁坐在他们对面闷头吃馄饨,假装自己是个透明人。
馄饨皮薄馅厚,一口咬下满口增香,价格也算公道十二文连汤带水的一大碗,没有孟晚想象中的比府城贵上许多。
“孟夫郎,哎呦,是老奴来晚了。”
远处有人从马车上下来,眼神毒辣的在人群里寻见了馄饨摊上的孟晚,疾步过来唤他。
实在是他容貌出众,哪怕码头鱼龙混杂,也叫人一眼便注意到他。
孟晚见了来人面露惊讶,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迎过去,“耿妈妈,你怎么来了?”
耿妈妈哭笑不得,“我的夫郎,老奴已经连在码头候了七八日了,就怕错过了夫郎。”
孟晚语气意外,“但是师父不是和师公离开京城回乡了吗?你怎么没同她一同离开?”
耿妈妈脸上笑出褶皱,目光慈爱,“咱们姑爷会试这么大的事,老夫人走之前早就吩咐好了,拾春巷里给留了座两进的小院,老奴一直留在里头替您打点事物,您就跟着老奴走吧。”
孟晚懵了,“啊?”
他师父连房子都给准备好了?这些年来回通信,竟然一次没提过。
耿妈妈不光自己来,后头还跟了七八个小厮。
本来祝三爷是想先找个客栈住下来,再慢慢租个小院安顿,如今有现成的,干脆被孟晚邀着一同前往。
他们下了码头坐上马车,踏上城外护城河上的吊桥,再往前就是巨大的城门。
盛京城的城门比昌平府的城门高了三丈,城墙上也戒备森严,时时刻刻有巡视的士兵警戒。
城楼、箭楼、闸楼、翁楼等各自配备士兵,光是这侧城门的守备兵,估计就有一千多名。
而这样的设备完善的城门,盛京共有十二座。
出示了路引与户籍册子,士兵仔细核对后才放他们入城,耿妈妈带来的马车打前走,祝三爷租来的马车紧跟在后头。
京都的街头繁华而井然有序,街上人随随便便就会出现几个穿着绫罗绸缎的贵人。
腰缠玉带,头钗金玉,上好的布料和新鲜的打扮,在这里毫不稀奇。
街道上的青石板铺的整洁平坦,连小巷子里都铺着石板路。
马车进了城又行了快两个时辰,才终于拐进一条安静的巷子里,整条巷子有七八户人家,耿妈妈的马车停在了最里面。
她下车来指挥小厮拆了门槛,好让马车进去卸货。
孟晚和宋亭舟下来,被耿妈妈引进这座二进小宅。
“哥儿别嫌,拾春巷这座宅子虽然小些,但胜在清净,离贡院也就半个时辰的车程,是当年老夫人年轻时为老忠毅候夫郎作画,被他随手赏的,如今已有几十年了。”
耿妈妈边走边说,“老夫人临出京前,已经将这座宅子都找人重新翻修了一遍,夫郎您住着若是缺什么少什么,尽管吩咐老奴去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