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若非殿下说动官家,将李正己丶晁仲约诛杀警示百官,中原的张海之叛恐怕还要再闹上几个月。
「所以地方官吏为了稳定地方,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项上人头,一旦发生水灾丶旱灾丶蝗灾,都会尽可能地及时赈济安民。
「但雪灾就不一样了,受害者短则两三个时辰,多则半日,性命便已失丧。
「时间太短,将人救下本就不易。
就算救下,指不定人也烧成了傻子,家中反而多一分负担。
「再者人既然冻死了,自然也不用担心纠集成伙,犯上作乱。
」
赵昕在听完蔡襄说的这些话后,已然明白了朝中对雪灾多持不闻不问态度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在严苛的天气条件下,产生不了抗争的火苗,所以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随即就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组织救灾是政府职能中十分基础的一条,所以自打春秋起就有赈济孤寡,尤其是对老弱的照顾。
他记得清楚,三国时期的四世三公袁家就是从一场雪灾开始发迹的。
当时洛阳大雪,家境贫寒者皆除去屋门之外的雪,出门乞讨食物,唯独袁安屋前雪如故。
当时的洛阳县令带着人救灾,见袁安屋前雪深数尺,以为袁安已经死了,便命诸人清除门前雪,入屋查看。
进屋后见到袁安躺在床上瑟瑟发抖,洛阳令对他的行为感到惊奇,于是问他:「大家都出门找食物了,为什么你不出门呢?」
袁安回答说:「因为下了大雪的缘故,大家都很饿,不应当在此时再去麻烦别人。
」
洛阳令大为震惊,认为他是品德高洁之人,于是举他为孝廉,袁家由此开始发迹。
可见自古以来政府对雪灾也是有救援之策的。
而且如果在这方面长期缺位,公信力必定遭到削弱,那等到天暖时分再反,也是有可能的。
蔡襄在听到赵昕这个问题脸更跨了,脸上的苦水似乎都能拧出来。
但还是选择了实言相告,不过提前让赵昕屏退了左右。
「殿下,时移世易,如今已与袁安那时不同了。
」
「如何不同?」
「殿下可知晓,本朝并不抑制兼并?」
这个赵昕当然知道,华夏数千年封建史上就出现了本朝这么一个不抑兼并的封建王朝,经济还遥遥领先,能不知道嘛。
客观上来说元朝也不抑制兼并,但元朝搞得是包税制,不具有参考性。
蔡襄喝了一口茶,既定神,也是组织措辞,这才说道:「本朝不抑兼并,遂至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天禧五年(1021年)官家尚未即位时,据有司统计,天下间的客户(佃农)约占天下见总户数的三成。
「可到如今不过短短的二十二年,便已变成百有三十四五。
而如今国家每年垦田之数,不及前朝十之三四。
「据臣一些出任地方的朋友闲聊时说起,还有近七成开垦田亩都被当地大户豪强所隐,不入国家籍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