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话说神剑突击队和两个满编团秘密潜入东北后就和东北抗联的同志们联系上了。
东北抗联作为红色领导的一支活跃在东北地区抵抗日寇的部队,他们的斗争极其艰苦。
由于早在31年东北就沦陷了,再加上鬼子把东北当成本土一样经营,所以抗联在东北的群众基础远不如关内。
在一开始的时候,抗联人数只有万余人,到了1936年到达巅峰的余人,整个义勇军最多时可达3万人。
然而在鬼子不断地打压之下,到了1942年初,抗联还有的统计的兵力只剩下区区几千人。
期间不断有人牺牲,也有人投降。
甚至有的部队只能转移到毛子境内以保存有生力量。
要说东北抗联有多艰苦,先自然环境上就比其他地区恶劣的多,尤其是面对冬季的严寒,缺衣少穿的抗联同志们非战斗减员严重。
还有不少人为了活下去选择了投降。
其次、缺少食物。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松花江上》这歌,里面有段歌词是“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听着好像粮食很多,但实际上主要的粮食产区都被小鬼子占领了。
尤其是冬天,别说粮食了,耗子都见不到一只,至于所谓的傻狍子更是难得一见。
如果要冬天出去找吃的,那雪地上深深的脚印等于告诉鬼子自己在哪儿。
第三、敌人众多。
关东军在东北足足有过7万人,几乎天天都要扫荡讨伐。
抗联的3万人打到几千人也仅仅是几年的时间而已。
频繁的扫荡导致抗联根本没法像关内一样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往往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这样子就更没法建立群众基础了。
第四、无法和群众建立联系。
前面说了没有根据地建立不了群众基础,实际情况比这更惨。
由于大量的鬼子开拓团的涌入,老百姓们的土地被占,人都被驱赶到一起统一管理。
这导致老百姓就算想给抗联的同志们送吃的穿的都不行,一家只能有一床被子,全家老少全靠这一床被子过冬,有的人家里只有一条棉裤,哪个出门哪那个才穿。
而且就算出村也得凭路条才行,什么都不能往外带,一旦现了全村都要遭殃。
最终抗联的同志们就只能在深山老林里坚持着。
杨将军在被叛徒出卖牺牲时的那段时间更是没有吃的。
该死的小鬼子把杨将军的胃解剖了出来,想知道他究竟吃了什么东西,能让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还能英勇善战,结果就是胃里没有一粒米,只有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有的棉花明显是刚吃进去的,一团一团的还没变样。
一直到抗战结束,东北抗联牺牲的支队长级以上的指战员就达到42人。
然而就是这么苦难的情况下,直到战争结束,东北抗联在14年间共歼灭日伪军22万人,其中光是小鬼子就过17万人,而且把几十万关东军牵制在东北。
这也是之前鬼子大本营会议要调3万关东军入关时为什么有人竭力反对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次,抗联的情况终于出现了好转。
神剑突击队和两个满编团外加大量装备、粮食的支援,使的抗联的处境的到了大大的缓解。
满贵是一个识字的人,他爹以前是前清的秀才,所以他自小就读过书。
后来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