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大宋就有饼肥!
是我大宋开始有的!”
宋朝的陈敷正在写农书,听到天幕讲起自己擅长的,十分激动。
后世也很重视农业,果然他的选择没错!
想到这里,他抬笔一边记录天幕所说的知识,一边补充:“牲畜粪肥不够也不要紧,用谷壳、腐败的树叶,积在水池中,再收聚洗碗水喝淘米水泔水进行沤制,时间久了腐烂了也可以当肥料。”
“用紫云英或者蚕豆姆,再加上河泥搅拌均匀,堆积沤制后,可以得到‘窨花草’和‘窨蚕豆姆’,同样好用。”
明朝,一位姓沈的文人继续补充。
这些由民间百姓发现的农业生产知识,由有心的文人士大夫记录写成书后,代代相传,哪怕经历了战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人口更迭,依然把华夏几千年的农耕智慧传承了下去,许多方法一直持续到现代还在使用。
比如一直到现代,有些农家还有用泔水沤肥的方法,“窨花草”
和“窨蚕豆姆”
同样在继续使用,在南方被统称为“窨草塘泥”
。
【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沤肥法现代的农户依然有在使用。
都说华夏种花家哪怕是到了国外、到了南极、到了外太空,也不忘种地】
荆咕一边说,一边配图,这一次都是文字讲解,特意把华夏古代那些跨时代性的厉害粪肥法记录下来。
看到历史上发明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沤肥法,再联想小时候在乡下老家看到老一辈的人沤肥的方法,荆咕深刻有一种华夏传承千年的骄傲。
【华夏千年的历史不仅仅刻在文物上,写在汉字里,也刻入了祖祖辈辈相传的农耕文明里】
【我们现在很多老一辈仿佛无师自通的沤肥法,都来自老祖宗的馈赠】
天幕下,看到荆咕放大字体的沤肥法讲解,众人齐齐激动了。
“快,把那什么粪丹的制作方法抄下来!”
“厩肥好用但是没有马,这绿肥可以自己种不错,杂肥咱也可以使。”
“还是这绿肥好,可以自己种。”
“火粪?原来肥料也可以烧出来,这个也简单。”
“天幕真是急人所急,正适合大秦!”
大秦,嬴政看着笔吏已经熟练有加的迅笔如飞,还有时间跟治栗内史交谈:“农家定然已经去尝试了,你们也不能落后。”
治栗内史浑身颤抖,那是一想到大秦即将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时激动的。
“诺!
臣定不负所托!”
刘彻激动地拍大腿:“好后辈哈哈,把这些制作法好好抄下来,让治栗内史挨个尝试!”
只要大汉能提高产量,同样的田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他就能拥有更多更强壮的士兵。
等到大汉兵强马壮,良将长成,何愁匈奴不灭!
“难怪明清让女人缠足,这么多花样,是不需要女人去耕地。”
李世民似乎明白了后面的明清为什么那么肆无忌惮约束女子。
就像天幕说汉朝,汉初缺人口时,宫中还有女官女骑兵,民间也有很多女商贩。
但是当汉朝中后期,没有战争威胁,农业经济也稳定下来,就开始把女人赶回家中,开始提出男尊女卑、女人要守节不许改嫁。
因为改嫁会把前夫家的财产带走。
打着大义的名头,守护大家族的财产,这个财产也包括女人本身。
长孙皇后在天幕出现后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听到这里忍不住摇头:“男耕女织本是内外协调,但是通过缠足把女人困在家里织布,这可真是。”
华夏农人交税一向都是粮食税和布币税并重,“男耕”
是种地交粮食税,“女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