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记者拿着话筒朝门口走过去,一边对着镜头介绍:“今日是丰收的好日子,我们来随机采访一些当地的农民,看看他们对温室大棚有什么想法。”
她拦住一位戴着毡帽的中年妇女,对方的皮肤晒的黑红黑红,但是因为丰收,笑得神采飞扬,看起来健壮又朴实。
“您好,请问您是本地农民吗?”
“是啊。”
“可以接受一下采访吗?”
“可以可以,是要上电视对吧?”
说着妇女立刻理了理自己的头发鬓角,把身上的泥土拍干净。
“请问您对温室大棚是什么想法?”
“好!
非常好!
特别好!”
妇女对着镜头笑得阳光灿烂,不难看出她的真心实意,“有了这项技术,我们青海人也可以吃到南方蔬菜了。”
……
“好,感谢您的采访,我们去采访下一位。”
记者简单采访这一位,相继采访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看起来也不同经济状况的当地人,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无一例外都是积极的。
“冬天有菜吃了,这可是年轻时想都不敢想的,吃咱自家种
的蔬菜。”
“总算不用天天吃肉了,我吃了几l十年的牦牛肉和青稞,终于有菜吃了。”
“丰富咱老百姓的餐桌,也丰富了咱养的牛羊的吃食哈哈!”
“我家的小羊很喜欢吃大白菜和胡萝卜……”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好多了,比我那时候好,吃得也多咯!”
……
当采访结束时,记者激动地给出了结语:
“曾经,美国人在海拔3200米的高度种菜,说我们华夏没这个技术条件。
现在,我们在海拔3700米的高寒缺氧地区种菜,打破了新的世界纪录!”
“我们大华夏农耕帝国的地位,一直向前,从未动摇!”
.
女记者一席话说得古人们心情澎湃。
但是不同人看到了不同地可以学习的地方。
武周时期,刚刚成立的新闻部一阵兴奋:“原来除了征稿写稿,还可以这样采访当地百姓!”
“可以把参与的百姓名字也记录上去!
百姓的积极性一定更高!”
“这记者又谁来当呢?”
一名新人弱弱地举手,顿时吸引来所有仇恨,以及彼此之间的火花四溅的对视。
最后还是新任的新闻部侍郎姚崇拍案决定:“轮流!”
.
“高山地区也能用温室大棚?青海可以,那新.疆呢?”
玄烨激动地走来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