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但是楚清记得有个名叫贝塞麦的欧洲人,发明了转炉技术,使得铁水中的碳能够被更容易的去除。
据说这个发明是贝塞麦用坩埚炼铁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块铁片粘在坩埚的边上。
他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块炼成了的钢片。
怎样变成钢片的呢?经过长时期的冥思苦想和实验,他终于弄清了原因:由于吹进的氧气,才使生铁中的碳氧化而变成了钢。
没有氧气,但是我们可以吹空气。
画好图纸就施工。
因为吕师傅也不能明白这图纸上的设计,没法给参考意见。
楚清用制作耐火砖的材料烧制了一个腌菜坛子一样的转炉。
和一批没有盖子的耐火砖盒子。
并在转炉的下方对着开了六个风口。
又在高炉出铁口下方的地面上挖了个沟渠,用耐火砖和高岭土泥把内壁修整平滑并密封,用来把熔炼出的铁水导入转炉。
这样一来,高炉和转炉就形成了一套连续运作的系统。
经过半个月的设计与制作,今天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
当敲得细碎的铁矿石变成铁水通过管道进入转炉,负责加热空气的风箱也开始了“呼哧呼哧”
地工作。
有了上次炼铁的经验,负责送料、填料、掏矿渣、拉风箱等等一系列操作,大伙都配合得井井有条。
这次增加了转炉的工作。
当铁水全部注入转炉后,六个风口同时往里面吹空气,瞬间铁水中的杂质氧化喷出,铁水升温,那场景犹如火山喷发!
工人们吓得纷纷逃开,口中不断喊着“要炸了!
要炸了”
。
倒是自家的家丁和长工还站在原地。
当“火山”
渐熄的时候,楚清高喊:“倒!”
家丁们纷纷拽起转炉口上的链条,将炉身倾斜,里面的铁水,现在是钢水了,倾泻出来。
下面是耐火砖盒子,接满一盒子,就有人用锄头勾走,盒子下面用高岭土泥烧制的滚排使盒子比较容易的传送出来。
当钢水冷却些后,吕师傅过来查看。
他尝试着锻打这新出得铁块,然后发现,这是钢!
是真正的钢!
这是拿来直接造型就可以的钢!
这炉钢不多,因为是试验,所以楚清没敢多用铁矿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