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现场考官忽然宣布,下一回合的选拔项目将是“网络安全实战攻防对抗考核”
。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考生们既意外又兴奋。
根据考官的说明,每位考生会被随机分入六人小组,两个小组之间两两对抗。
一名考官走上前,清了清嗓子:“欢迎大家来到实战攻防对抗考核环节。
本回合考核时间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各四十分钟,双方将交替进行攻防对抗。
作为攻击方,你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入侵防守方的模拟服务器,并成功提取指定的关键目标数据;作为防守方,你们需要尽力修复己方服务器的漏洞,同时延缓攻击方的进攻节奏,阻止他们得到想要的信息。”
考生之间的直接对抗!
这么刺激的设定吗?虽然所有人心里都有些忐忑,但兴奋还是占了上风。
“各位考生可以使用机房电脑中预装的扫描工具、分析器等工具,也可以使用自制脚本。
但注意,自制脚本需提交公开代码,供我们复审。”
考官继续补充道,“我们将从漏洞修复速度、攻击效率、策略的创新性以及综合表现四个方面为你们评分。
此外,本次考核模拟的是真实网络环境中的攻防情景,除了技术能力,我们还会着重考察团队协作能力和各位的心理素质。”
王宇被分配到了第三组。
走进机房时,他略显局促地向周围同学点头致意。
很快,技术人员开始为每个小组发放考核任务清单。
防守方小组收到的是服务器漏洞报告,攻击方小组则获得了目标数据的加密提示。
机房里只有本组成员,大家可以放开声音讨论,不用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这也是模拟现实网络攻防战的情景。
审题准备时间只有五分钟。
拿到清单后,王宇发现组内的其他同学几乎在拿到任务的一瞬间,便开始激烈讨论漏洞的分布情况。
甚至有一个王宇叫不出名字的学生,可能是班干部当惯了,自然地接过了任务分配的角色:“你去修复1和2这两个漏洞,你负责封堵3和4,我来看看5和6……”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买他的账,现场顿时有几名同学对这种安排心存不满,皱起了眉头。
大家都是学计算机的高材生,凭啥听你的?
王宇却始终没有开口。
他的表现有些与众不同——既没有马上打开电脑上的工具,也没有加入到队友的争论中,而是翻开考核清单,像在第一轮考试中一样,仔细阅读每一项任务的描述,还用笔画下重点。
考试开始前一分钟,防守队终于敲定策略:每个人挑一个漏洞解决,挑完了,就从那位叫张明凯的班干部同学的清单上划掉。
可以自己选择任务,而不是由某人强行分配,这个策略更加服众,也有弹性,可以让每个同学发挥各自擅长的技能。
然而,防守考核刚刚开始,他们就傻眼了。
服务器所在的虚拟机上,CPU使用率竟在第一分钟内直线飙升到80%。
攻击方毫不留情,显然早已做好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