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有人会说贵族妻妾成群犯不上这个,是的,但是他们不会因为资产富饶妻妾成群而改变固有的习俗,反而会有所加重。
对中原的皇帝和官员们来说,他们的妻妾再多,也不会与任何外间的男子共享,其妻妾不得与外男接触,除非过了生育年龄(49岁以上)。
草原上的贵族也是如此,他们不会放任财产外流,多一个不多,少一个却舍不得。
于是,儿子或侄子是可以继承父亲除生母以外的所有女人的,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自打西汉以来,大多数和亲公主都会被要求改嫁给丈夫同族的近亲男性,这样要求的不光是可汗,还有本国的皇帝。
由于太过耻辱,她们会上书恳请皇帝不要下发这样的「恩赐」。
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她们的请求都会被驳回。
她们也只好先嫁弟弟,再嫁侄子,然后再嫁给叔叔。
和和亲公主的羞耻感一样,唐朝宗室的其他公主,对出嫁女这种「人尽可夫」的遭遇十分鄙夷。
其次是太和可能弃亲生儿女于不顾了。
作为可汗之妻,和亲女子一般都是有自己后代的。
譬如解忧公主有4个儿子(元贵糜、万年、大乐、鸱靡),2个女儿(弟史、素光)。
昭君则有1个儿子(伊屠智牙师),2个女儿(须卜居次、当于居次)。
至于其他人的子女,史料往往不去记载,主要是因为没有参与重要事件。
但是,自汉代以来,和亲的公主几乎都在异域老死,连探亲都不允许(昭君回乡是民间传说,不是史实,她出塞后再也没回过家)。
但凡有生育能力的,就没有不生育的,太和也不会例外。
唐朝时,被送回国的公主倒是有一个,正是没有生育过一儿半女的宁国公主。
但是,太和显然不是没生育被送回来的,她是被抢回来的。
我们可以猜想,这7位稳坐家中的公主听说这些事后的反应,无非是:「她还回来干什么?」面对一个只有肮脏的错误,没有办成任何事的出嫁女,她们的反感是存在的,付出的行动,就是不去主动欢迎,不出面唾弃就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武宗的让姐妹姑嫂出迎的敕令来了,也都假装没看见。
7个人一起没看见这项非常重要的通知,搁谁都不信啊!
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7个府的上千口子人也都聋了吗?
真没去。
武宗听说后,大怒,狠狠罚了她们。
还让史官认真把这件事记下来,写上每个不出迎的公主的名字,好让后世的人知道她们是如何的不懂道理的,但凡文字存在一天,这件事就没完。
太和很感激武宗,时隔20年,她得以和太皇太后见面,母女相拥而泣,再也不必在外地受那样的奇耻大辱了。
其实,自古以来,多数人,尤其是女人的幸福,都是被牺牲的。
到了明代,朝廷没有和亲之举,主要也是不屑于用女子做局。
与之对应的是公主出嫁水准的严重下降,不仅不用来和亲,也不让她们与任何略有官阶的家庭结婚,只能嫁给低阶官吏甚至平民。
联姻当然不是为了爱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国与国之间的和亲也是如此的,有时候的确会对国家社稷有利,甚至能换来几十年、上百年的蓬勃发展。
但是,这也不是强迫一人牺牲,而使万人获益的正当理由。
武宗和李德裕都是明白人,懂得这里边的道理。
因此,尽管太和公主不被某些人认可,他们还是要以最隆重的国礼欢迎她的回归。
而那些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人,又怎能享受到这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