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白露: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侯群鸟养羞
从春到秋,书画院依旧忙碌,朝出暮归。
知命和希孟反倒一身清闲去替武宗元师傅去庙里还愿。
要说还是得感谢徽宗皇帝。
平时就忙碌的书画院就像一个沙丁鱼箱,本来就内卷的厉害,结果宋徽宗这条泥鳅鱼,偏偏还要加任务搅动这浑水。
知命的道释人物像师傅武宗元和鞍马画师傅李公麟都被徽宗安排画罗汉图去了。
要说也怪皇帝,他本来是五月初五生人,但古人认为这是恶月中的恶日,不吉利,这天出生的人“男害父、女害母”
,于是徽宗的生日就改在十月初十,叫做天宁节。
早在九月初,教坊就把所有歌伎集中起来为天宁节表演做准备。
十月初八,枢密院使会率领修武郎以上的官员到相国寺参加祝圣法会。
十月初十,尚书省宰执会率领宣教郎以上的官员到相国寺再参加一次祝圣法会,直到法会斋筵结束,在来到尚书省的办公大厅,徽宗会在这里赐宴,款待群臣。
这批罗汉像是为了给皇帝官家庆生,所以事关重大,马虎不得。
谁不知道这个皇帝天天跟绩效考核一样,拿着放大镜追着画院画师们搞创作,管理国家业余,画画实在是糊弄不了他,因此书画院气氛登时紧张了起来,忙着创作的二人和其他画院画家很快就闭关起来就差顺带辟谷了,知命不仅成天看不见两位师傅的影儿,就连夫子跟着心情不好,不知道是跟夫人吵架?还是皇帝老儿给的工作压力太大,追着小内侍也能骂几句,路过的野猫都要被夫子踹两脚,风急扯呼。
因此,知命和希孟恨不得马上原地消失。
寺庙还愿原来还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还愿的流程不仅相当麻烦,要备齐的物品也是需要东、西市各处奔走才能备齐,往常时间,画院能仁甫和超师他们几个专攻道释人物的画师是能推脱就推脱,没想到师傅不好意思的拜托给知命和希孟的时候,二人一反常态乐不迭拿了令牌立刻马上出宫。
还愿的寺庙很有名气,香火旺盛,距离汴梁比较远,山路也崎岖,若不是年轻力壮,谁也不愿来这里“兜风”
。
所以还愿这事也算是苦差事了。
上次进宫给徽宗皇帝做法会的就是这个庙里的主持——慧洪觉范。
据说原来这是间求姻缘的破庙,年轻的主持当时还是个小和尚,曾接纳一名流落的产妇,容其在庙里诞下麟儿。
后来产妇家人寻来,才知道是与家人走失的世家大族之女,对方送了百衲衣和诸多金银物什捐赠,主持得名又得财,一时间名声大噪,就连路途遥远的江陵府、杭州一带人都来上香。
好好一个姻缘庙愣是原地变身成求仕途、求高中、求生产、求家里老母猪多生猪仔、求夫妻房事和谐等多功能于一身的许愿树洞。
寺庙建在高处,一层层的台阶看起来就像是天梯通往山顶,仿佛走也走不完,日上三竿他们连个塔顶庙门都没看到,希孟和知命身上挂着各色还愿礼物逐级爬上去,饶是年轻力壮的希孟此时也累得汗珠直流、气喘吁吁了,怪不得师傅拜托自己的时候满脸堆笑,早知道老老实实呆在画院帮着师傅们添色了。
终于登顶,知命精疲力尽的进入大殿许愿,上次去求祁远救蓁蓁,是冲了王宗尧面子,不知道回礼什么,人家一不缺吃穿用度,二不缺溜须拍马,想了想自己身无长物,就给王宗尧求道平安符吧!
顺便给自己也算了一签。
路上听说灵验,知命也忍不住去大殿里排队求了一签: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这什么意思啊?”
知命转身没有看到希孟,几步出了大殿正和希孟吐槽这签,突然听到一声:
“希之!”
希孟怔住了。
他的字,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叫过了。
循声望去,前方平台上一个亮亮的大灯泡越来越近,再走近些看,原来是一个挑水的和尚自山上拾街而下,小和尚看着年龄和希孟相仿,眉清目秀的。
“弥勒表哥?”
“这是你表哥?确定?”
知命好奇,前段时间说有小姨,这会儿又蹦出来个表哥。
“嗯……”
小和尚到了近前,放下扁担,双手微微颤着对着他们双手合十:“故人可安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