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世界,就是按这些路径,一步步发展出来的?帅过四秒:“笑死老子了,楼上你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
“哪怕博主真的按着你的要求去发展,可是没有足够有文化的产业工人,楼主的设想只能是一场空。”
,!
“还什么产业?我看顶多发展到作坊也就差不多了。”
汪易阳倒很是谦虚,“帅不过四秒说得对。
以明代的整体文化水平,要搞什么产业链确实不太可能。”
“产业集群不是靠一两个手艺精湛的老工匠的,依靠的是成千上万有初等文化水平的工人。
老夫贻笑大方了。”
帅过四秒也有点不好意思:“我没有针对你啊,我只是据实而说。
一切的科技应用,都是要大量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人参与的。
如果博主真的要搞,应该去买一套小学到初中的教科书。
培养个万儿八千的人才方能建立起一个初步的煤钢产业。”
“不过,门头沟是露天煤矿,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倒也能产出大量煤炭。
而且可以制作蜂窝煤啊,搭配着煤炉一起售卖,也能赚不少钱的。”
嗯??小学到初中的各种教材??蜂窝煤和煤炉,能赚钱??朱由校迅速将这个点子记在纸上。
评论区又是一番热闹的议论,只是这话题越跑越偏了,朱由校怎么拉也拉不回来。
也罢,这群后世的人,真是太天马行空了!
朱由校想着教材和蜂窝煤的事情,这种事情要找专业人才吧!
想到此节,朱由校叫来了徐光启,徐光启一听,也是云里雾里。
“陛下说的这些,老臣一窍不通,只是老臣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哦,但说无妨!”
“臣认识一人,这人兴趣广泛,工、农、桑、牧无不涉猎。
听说他一直在整理各种民间手艺,以期日后着书立说。
陛下说的煤蜂窝和煤炉是一种生活用品,想必此人有所解。”
“那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
“此人叫宋应星,早在万历年间便屡屡科举。
可惜他不是读圣贤书的料啊屡考不中,所以他转向了生产技术的研究积累。
他逢人便说,以后要写一部巨着以期名留青史,众人皆以为笑谈。”
“但是,陛下今日所问,倒真对上了宋应星的领域!”
“现在宋应星应该在北京城忙于备考吧!”
朱由校一听,喜上眉梢,道:“速速将此人找来,帮朕研究出蜂窝煤和煤炉,朕有大用!
!”
蜂窝煤是什么玩意?朱由校隐入系统,在搜索框打下“蜂窝煤和煤炉的制造”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