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夏夫郎还让人准备了茶点跟红茶,边吃边聊。
徐哥儿喊了虞澜意一声,“澜意,你在京城有甚新鲜事说说看。”
虞澜意哎一声,“没什么新鲜的事,都是些老样子。”
虞澜意虽然这么说,还是给徐哥儿他们说了一些有趣的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正在泛舟时,听见岸边传来吆喝声,跟喊号子一样。
岸上是百姓在挑石头,水泥的,不知在做什么。
虞澜意一眼就看见人群中穿着绿色官袍的人,他忙道,“快靠岸边停船。”
船夫听了这话靠边停船,虞澜意立马就快步下去了。
“那是郑大人吧,这也能遇上。”
夏夫郎捂嘴笑起来。
郑山辞今早把公务处理好了一半,心里想着去看看修的水渠就跟江主簿一块来这地方看修水渠的,工房的人也聪明,在修水渠这上头用上了水泥。
除了工房的人来指挥修水渠,还有几个衙役在监工,剩下的就是征过来的民夫们,有钱拿又管饭,他们很卖力。
把这水渠修好了,还不是他们自己有水喝,以后自己方便了,去浇灌田地时也不用来回跑了。
年轻的时候身强体壮的,跑跑还成。
以后老了身子不行就跑不动了。
“郑大人,这条水渠是从山里引的山水,修好里可以流过几百亩地。
因为新奉县的气候大,所以我们做了改善,修的是暗渠,花费的财力跟人力要翻倍,还有时间上也不会那么快就完成。”
工房的人抹了一把汗,跟在郑山辞身后给他介绍解释。
郑山辞看过工房写的折子,郑山辞也能理解,“这事做得好,毕竟这水渠修好了不是为了一时,而是为了长长久久的生活,修好才是最重要的,金钱跟人力、时间上,只要你是合理的,我都支持你。”
工房的人松口气,他怕的是不能在郑大人任期到的时候把水渠修好,再加上要多花县衙的钱,这方面让他心里也很忐忑。
所幸郑大人没说什么。
工房的人还带郑山辞去看了做饭的地方,这点上面县衙都是没有亏待民夫的,偶尔会吃一回肉,都是新鲜的肉从集市上买来的,至于这些蔬菜,都是官田种出来的,运这里,没花什么钱。
工房还是尽量在为县衙省钱。
郑山辞笑着说好。
“郑大人您看……”
工房的人继续介绍说,他的神经渐渐放松了,说话也越来越流畅。
郑大人不会打断他的话,耐心的听着他说话,不会露出不悦的神色,这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鼓励了。
郑山辞拍了拍他的肩膀,含笑说道,“你做得很好,要是这条水渠修好了,我想该由你来取名字,你可以回去好好想一想。”
工房的人听了郑山辞的话愣住了。
他明白修好这条水渠对新奉县的百姓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受过这条水渠恩惠的百姓一定会把这条水渠记住的,让他来给水渠取名字,他不敢想。
要说读书人有青名留史的愿望,他也有啊,他也是文官。
更何况他考取功名失败了,这样的机会早就跟他无缘了。
“郑、郑大人你说真的么?”
他激动的问。
“当然,你冒着这么大的险修暗渠,又写折子要加人力跟财力,还有时间,你不怕触怒我么?这都敢写,可见你是真的想要把条水渠修好,这是你应该得的。”
“谢谢郑大人!”
江主簿在一旁也羡慕了,让这么一个小子来给水渠命名,以后没准儿百姓还要立碑的,就算百姓记不得他这个人了,但一定记得他给水渠取的这个名字,这是多大的荣誉。
不说青名留史,留在大燕的国史馆里,但他的名字会留在新奉县的县志里。
百年之后,新奉县的百姓不会记得他们有一个主簿姓江,他在任何地方也不会留下痕迹。
要是有子孙传下去可能还会记得,但三代之后基本上就记不得了,江主簿自己都记不清三代之前的前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