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补一些基础常识和设定,不想看的以下可以不看,对第一章涉及到的数据有疑问的,参考一下,反正番茄是免费平台,以下字数也不算钱:秦代主要实行国家授田制度。
标准是一个成年男子授田100亩。
标准归标准,能不能落实,也要看各郡的情况。
但是由于度量衡的差异,秦代的一亩大概相当于如今的046亩。
所以百亩授田也就相当于如今的46亩。
很多读者讨论说作者不懂农民,哪来的一百亩土地。
那是读者不太了解秦代,毕竟时间过去两千年了,好多事儿你都没印象了,问你家大人也许有了解的。
秦代人均耕地面积如此高的最主要原因是那会儿人口少。
秦代人口一般认为是3000-4000万,今天的人口14亿,是秦代的46倍多一点。
我们今天人均耕地是136亩,那换算到3000万人口,可不就不老少了呗!
注意,我们现在讲的是人均耕地,男女老少都算的,秦朝只算男丁。
所以土地其实很宽裕。
土地多,你要是按照现代的要求耕种,却是也种不过来。
当时的农业非常粗糙。
生产力低下,亩产非常低,一亩地(现代标准亩)产粮食大概是80多公斤,换算秦亩更低。
再说一嘴,涉及到度量衡:秦代一斤合现代的2563克,所以这么算去,张村一亩地(秦亩)亩产按照200斤(秦斤)就说得过去。
然后说一下税收,秦代税率各地不一,睡虎地秦简分析计算,认为当地大概在十二税一的水平,也就是85左右,小说取的是十税一,也就是10的实物税。
但是收税不是按照实际亩产计量然后拿走多少比例的,而是根据地块质量,政府给你个参考产量,按照这个参考来收税。
所以税赋比例是理想化的,扣除天灾人祸种植技术的影响,在本书里税率可以达到五税一,也就是20。
以上就是计算张寡妇家税率的标准。
有人说张家啥技术,亩产200斤,交税3000斤,这太离谱了。
还是回过头来看张家有多少土地,张家是150亩土地,按照亩产200斤的标准收税,所以是按照总产量斤来收税的。
但是我们说过,这是理想亩产。
张家实际的亩产可能只有不足斤(秦斤),孤儿寡母耕作不易,甚至连这个数都没有,但是3000斤的税是不能少的。
秦代虽然土地多,但是人均口粮并不多,有研究认为,秦代人均日口粮在118千克。
只能说够吃。
不过比大明的人均日口粮03千克还是要好得多。
至于一个男丁100亩土地你们觉得根本照顾不过来,这个我在第七章,记述了秦代上郡张村这个偏僻地方是怎么种地的,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一般男丁100亩土地,张诚他爹是公士,国家发田一顷半,也就是150亩。
强调一下,中国一顷地是100亩,别拿一公顷15亩的方法来计算,大秦没有公顷。
有人问,这么多地母子俩种不完,为啥不雇人来帮忙。
呃,那是因为别人家每个男丁也有100亩土地,一样种不完。
以上数据是基本历史常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记得,给大家重复一下。
-分割线-再见到杠精。
总有人拿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来对比小说。
吹嘘秦朝农业有什么什么高科技,铁器如何,农业政策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