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并不如张诚所说那么好。
不适合用作文书写作。
更不能用在正式文件和档案方面。
欧冶子渊更是提出,几何学的名字很好,但是所有几何推演,其实是建立在张诚最初提到的5项公理和若干逻辑之上的,因此应该称为张氏几何更好……张诚的回信提出,如果造纸的材料处理的更细致一些,如果在制作的时候使用石灰来漂洗,是不是纸张的颜色能更白一些?至于几何学的命名,张诚以为,几项公理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几何推理的方法也是欧冶子渊、自己和张苍三个人共同努力的发现,而几何学所涉及到的所有习题和研究方向,几乎都是欧冶子渊自己完成,或者带着墨家弟子完成,因此仍然名为欧氏几何为宜。
这些交流断断续续,每一封信都不一定有确定的主题,但是所涉及的方向却很广。
很多想法都具有某种实际操作的可能,却又没有给出具体的过程和步骤。
这些东拉西扯的书信,像是一个个点子。
张诚并不介意自己的知识在这个时代最终由谁来发展。
他并没有将自己头脑中知识当做是一个私有的宝山,只能自己从中获利的念头,对他来说,这些知识所代表的方向,由谁发展,都是这个时代的财富。
更多的人能够进入这一领域,最终都会让这个时代过得更美好一些,就够了。
张诚手中当然有一些产业、一些生意。
但是生意归生意,知识归知识,两件事并不必然关联。
对自己手中这些生意的保护,更多是在法律层面、管理体系方面的保护。
包括独轮车,也包括泥叫儿。
张诚觉得,如果一切都靠自己在张村来探索实践,确实过于显眼。
如果能通过这种书信交流,推动欧冶子渊和张苍在咸阳把数学、几何学和一些基础工业工艺发展起来,能有效分散这种显眼,另外,就是咸阳的寺工有大量的作坊、匠师,在人力方面显然具有优势,而且这些匠师动手能力很强,能力很强,一些想法由咸阳的匠师们来实现,显然效率更高。
这就相当于自己在咸阳设置了一个研究院。
虽然这个研究院属于大秦、属于嬴政,但是自己能够通过书信对这个研究院进行影响,最终受惠的其实就是自己和张村。
,!
欧冶子渊下一次的书信里,夹带了一种色泽洁白的纸张。
这纸张有非常美丽的纹理。
在书信中,欧冶子渊说,这并非麻和树皮所制,而是让蚕吐丝在平面上,蚕丝形成的纸张。
这种纸张具有张诚所希望的洁白、平整、坚韧、耐用和易于书写的特点,似乎可以大行。
张诚试用了这种纸张,果然极适合书写,但是蚕丝纸成本高昂,产量受限,生产效率低下,一年只能用几天时间生产。
张诚在回信中说明自己的看法,坚持认为如果可能,仍然应该以草木纤维为原料生产纸张,不够白、不够耐用的问题可以克服和忍受,但是想一想如果能生产出便宜的纸张,数百卷竹简的内容可以写在一尺见方的本子中,阅读和携带都更加方便,也易于学术的流传。
另一方面,如果有了便宜的纸张,更多人都可以写字和阅读,功德利在千秋。
欧冶子渊先前送了一些麻纸的样品,张诚就在张村安排几个相熟的孩子,参考欧冶子渊的方法来制作纸张,在欧冶子渊的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善。
和欧冶子渊的纸样具有实验性质不同,张村的纸张要精细、洁白的多。
纸张的尺寸取决于晾晒纸张的竹帘的大小。
趁着纸张定型,半干半湿的时候,把这种纸张贴合在平坦的墙面上晾干,就可以得到适合书写使用的纸张。
张诚在下一封信的时候,特别用了一张很大的纸,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和绘满了图样,描述了自己在张村仿照欧纸工艺的过程和改善的内容。
最后把这张纸折叠起来,放在一个信封中,信封口用一块黄泥压住,盖上诚记的印章做了泥封。
随信还附送了一整张空白的纸张作为样品。
张诚等待这张纸给欧冶子渊带来的惊讶。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