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文网

第28章 去姥爷姥娘家住几天(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魏小佑爽快的答应道。

娘和两个弟弟去淄博都走了大半年了,魏小佑从学校放学后都是回爷爷奶奶家,还真没去过姥爷姥娘家。

其实,说起来,魏小佑的大大(鲁西南一带方言对爸爸的叫法)无论是当兵还是转业去了淄博,一直以来都是姥爷姥娘的舅舅和姨们帮着魏小佑娘伺弄地里的活。

尤其是土地承包制实施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尽心尽力的收拾自家的田地,再也不是集体劳动、统一耕种了之后。

春耕时,是大舅二舅抽空来魏小佑家帮着翻耕田地,大都是大舅二舅白天伺弄自家的田地,晚间再来帮魏小佑家耕地靶地。

夏种时,也是大舅二舅和三姨小姨四个人一起来耘地,起垅,点种,扦苗,一弄就是一整天,兄妹四人收拾完地里也来不及吃饭就回去了。

秋收时,要不是大舅二舅和三姨小姨四个人帮衬着,麦子会直接干落在地里,根本收不起来了;棒子(鲁西南一带方言对玉米的叫法)会收不完就烂地里了;大豆(即黄豆)会炸在地里长了芽子,有时候,大姨家的表姐程爱菊也会一起来帮着忙收。

试想,处在鲁西南一带广阔的内陆平原魏王庄一个人合着良田耕地三亩,自留地菜园用地还合着几乎一亩。

好的良田耕地从南头到北头将近一公里还多,尤其是割麦子的时候,更觉得地长的不到头。

那时候,老百姓割麦子都是用镰刀手工割,头顶上太阳毒晒,整个背火燎燎的疼,麦穗的麦芒刺的胳膊针扎似的痛,弯腰割麦子,抬头的时候总看不到头,汗流浃背,干渴燥热,又累又乏,任谁都受不了。

如果不尽快将熟了的麦子收割了,一旦变天刮风下雨的,麦子就糟地里了,所以,麦收就那几天,必须和天抢时间,和季节抢节令,如果收不及时,一季的辛劳就白费了。

要知道,大姨家也是姨夫在菏泽市公安局上班任职,家里也没有多余的劳力,大舅二舅也要抽空去帮忙干活的。

所以,整个季节下来,大舅二舅和三姨小姨四个人都给晒的黢黑黢黑的,肩膀上和背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

大舅二舅就像两头老黄牛,除了忙自家的活之外,总是被姥爷姥娘派出来到大姨家和魏小佑家帮忙干活,三姨和小姨也是一样,干不了极重的劳力活,像是掰棒子,拾棉花,掐谷子,扦高粱,都是一等一的飙着劲干活的。

魏小佑的姥娘和奶奶一样,都是缠脚的小脚老太太,地里的农活重的干不了,但也是在晒场上放下笤帚就是叉耙。

站在晒场中间,牵着牲口绳子,让牲口拉着石磙压场、翻场、扬场、晒场、打堆、装袋、入仓,样样不落那些老爷们。

男人们和成年的孩子们把棒子收回家来,她们就围在像小山一样的垛前将棒子扒好了,辫起来,一圈一圈的搭在树上,挂在墙上,晾晒在屋顶上。

将收回来谷子,高粱等要搓出来,晒干了,收起来。

她们还要在整个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四季中保障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穿衣戴帽,以及幼儿的带娃喂养,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必须要把家里养的鸡、鸭、鹅、猪、牛、兔、羊、马、骡、驴、猫狗的牲灵给照顾着。

要不,毛主席他老人家会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嘛!

这话一点也不假。

没有真正在农村待过,或者不是从农村出来的人,根本不知道农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长大了后,常常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殊不知,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对于那些在农村的人来说,罗马是多么遥不可及的终点,或许,这一生都看不到终点在哪儿!

好在是魏小佑不仅有爷爷奶奶,大爷大娘,二大爷二大娘,四叔四婶子,六叔六婶子,还有姥爷姥娘,大舅二舅,大姨,三姨和小姨,他们都是至亲的人,在任何时候,他们都会在必要的时候能伸出手帮衬一把,拉一把……在学校门口,魏小佑目送大舅骑车走远,然后拿着大舅留下的点心果子放回宿舍,又回到了操场,上广播体操。

心想等下星期放学后,一定去姥爷姥娘家住几天。

到时候,给大大写信的时候,也给大大和娘说一声,想着他们不在家,自己会替他们去看看姥爷和姥娘。

:()片段人生和辉煌无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绝世唐门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狼牙兵王问鼎之谋局者恋爱物语邪气凛然最后的武僧荒火战争仙傲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第一狂少重生公主大人太嚣张直播:艾泽拉斯华娱从1980开始麻衣神算子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末世对照组:大佬带全系异能守护华夏魔方诸天邪尊霸宠:魔妃太嚣张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异界瞬发法神狐狸的美男图鉴极品狂医绝世武神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