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安排长海他俩哪也别走看住了自己的东西。
老爷子下了船又跟那个人说着啥,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这个年代这种情况也是没办法。
尤其是这两年,放卫星,刮大风。
一亩地上万斤。
实际这个年代水稻亩产也就三四百斤高的能到五百斤这还是东北地区产量高的。
小麦平均更低的才一百五十斤左右。
各个生产队为了达标甚至把口粮跟种粮都交了上去。
,!
这也为一年后的全国性粮食危机埋下了一个炸弹。
装完了船,还不到八点,苏老爷子跟其他带队的碰了个头,就指挥发船了。
船开出去一段距离后,苏老爷子笑呵呵的问着长海跟援朝“小子,你俩中午想不想吃烙白面饼?”
援朝急切的说着“想想,白面饼谁不想吃呀?可是苏爷,咱们也没有白面呀,您要是想吃,我拿我俩换的白面给您”
苏老爷子嘿嘿笑着说“好孩子,你俩的心意爷爷知道,谁说咱们没有白面,咱们拉的是啥?”
“苏爷爷,您可不能犯错误呀,我听岸上的人说这次拉的面有一多半是部队上的,您要是打开了让人发现可是大罪呀”
长海担心的说着。
“爷爷今天就让你俩看看咱们是咋吃的白面饼。”
老爷子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几根扒了皮的柳木棒,喊过来两个船工。
船工一看都乐了。
就看船工,把柳木棍沾上水,就开始在面袋子上拍,拍完这袋换下一袋,不一会儿就看柳木棍上沾了一层白面,把白面撸下来,继续沾水拍,直到撸下来的白面够吃了,才停下来。
长海在船尾看到各只船上都这么操作,心里不禁感慨道,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这办法也太他妈高了。
诸葛小明活着也就这高度啦。
中午,一个船工替老爷子掌着舵,老爷子烙着饼,还用烙完饼的锅就着锅里的油做了个萝卜丝海蛎子汤。
长海跟援朝吃着饼喝着汤,烙饼的麦香跟海蛎子汤的咸鲜,真是绝配。
长海心里想着,他上辈子也吃过这样的饭菜,但是咋就没有这么好吃呢。
吃完了饭,长海跟援朝主动收拾好碗筷,在驾驶室继续听着苏老爷子说古论今。
由于回程是逆流而上,全程开着发动机,所以高声的说话声跟机器的突突声还有时不时的笑声混在一起。
让这段路程显得不是那么漫长。
下午将近四点船队回到了前太平村的码头,苏老爷子安排好卸船的事情,去村部推来了一辆三轮车,让长海跟援朝把换来的海货跟粮食装上。
长海要留给老爷子一筐海货,老爷子说啥都不干。
原因还是没油水,吃多了拉肚子,还费油。
后来给老爷子留了几条带鱼跟几条鲅鱼才算完事。
老爷子还帮他俩用破麻袋做了些遮挡,又在上边放了一些树枝跟柴火。
这才算完事。
长海跟援朝就推着车朝家走去。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