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对于这类人,你如何可能用武力来征服?
尤其当时关外女真族人丁兴旺牛马过万,族内战士共有一千八百余人,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之辈,实力雄厚无人胆敢小觑,可说是关外第一大族。
而其族长呼伦克林,天生武力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当时关外第一高手。
胡汉生的发迹路是由他第一次看到呼伦克林时开始。
那时,官民之间的关系已恶劣到极点,关外各部族对官府的欺压与盘剥也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于是,呼伦克林依靠自己在关外的威望,联合了十九个最大的部落组成一个同盟,起兵直逼锦州城,以“宁战死、勿低头”
为口号,公然造反。
这便是史上著名的“锦州事件”
。
关外各部族凭的是一腔热血与官府抗争,但终究由于起事过于仓促,准备不足,且在战略上又有失误之处,只知一味地恃勇攻城,而不知诱敌出城,利用关外宽阔的野地进行纵深野战,最终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胡汉生第一次见到呼伦克林是在锦州城的大狱。
作为审讯官,胡汉生在这间戒备森严的大狱中共见了呼伦克林七次。
他每见一次呼伦克林,好感便加深一点,到第七次时,他已完全由开始的同情变为最后的敬佩,一种深深地敬佩!
呼伦克林天生便是个英雄,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超凡的个人魅力足以令胡汉生这个有点痴气的书生折服,并甘为所用。
在呼伦克林的策划和胡汉生拼尽全力的协助下,女真族动用三百余名勇士潜入锦州城,成功地将呼伦克林劫狱出逃。
胡汉生做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在关内已无其立足之地,便也一同随着呼伦克林逃至关外。
大难不死的呼伦克林并未气馁,重新纠结部众东山再起,再度与官府对抗。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他学聪明了,听从胡汉生这个书生的计策,不再愚笨地去攻城,而是采取骚扰、游击战术,专门袭击出城执行缉私任务的小支官军,一击即中随即远扬。
如果有大队官军出城围剿,他则将其诱至偏远的山野林地,凭借地形熟悉的优势,将官军逐个击破。
长此下来,官府方面渐感难支,而呼伦克林这一方则声势愈大,大有独霸关外之势。
就在此时,胡汉生又献计呼伦克林,希望呼伦克林主动与锦州城的镇远将军府议和。
呼伦克林武功日盛,正是雄心壮志之时,对胡汉生的想法不由大为不解,胡汉生却指出他这么做完全是为呼伦克林打算。
因为以呼伦克林的实力,攻下锦州城或许有这个可能,但若说要与整个朝廷对抗,甚至最后裂土封疆自立建国,那还差得太远太远。
既然如此,与其这般对抗下去与朝廷彻底决裂,不如趁还有挽回余地的时候主动投诚,以换取实际上的最大利益。
呼伦克林很信任胡汉生,在权衡了三天三夜之后,终于决定采用胡汉生的建议与镇远将军府议和。
议和的具体事宜由胡汉生一手操作,将军府很快便做出了回应。
因为辖地之内有无法弹压的乱党,这种事如果上达天听,朝廷必然震怒,一旦怪罪下来,不但自己的前途全无,只怕连性命也无法保全,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将军府也同样希望事态能向平缓的方向发展。
通过胡汉生的大力争取,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
最重要的是,胡汉生不仅替呼伦克林争到了锦州城的关税厘定协商权,甚至还替他争到了一道朝廷的敕封--“关外侯”
,以及位于白山黑水间方圆约百里的一块封地。
关税厘定协商权和“关外侯”
的爵位都只是眼前的好处,唯有那一块百里封地才是真正长远的利益。
因为有了这一块私人封地,女真族便有了发展壮大的基石和机会。
立下如此大功,胡汉生可说是整个女真族的大恩人,胡汉生在关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几乎可与呼伦克林并肩。
一年之后,呼伦克林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胡汉生为妻,并帮助他在关东创立了落日马场。
有女真族在后撑腰,落日马场在关外自然稳如磐石,再加上胡汉生虽是一介文弱书生,可其人长袖善舞、权变通达,不出几年,落日马场的生意便蒸蒸日上,成为北方最大的马场之一,连朝廷也不时向其选购战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