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皇上不再像以往那样如隔三秋的思念了,连着几天不见,解缙左思右想不对劲,想着法子转圜。
不久,他又上了一道《太平十策》的奏疏,内容大致与“万言书”
相近,语言却柔和、妩媚多了,条理也更清晰。
但“十策”
一改“万言书”
的主要看法,把太祖推崇的“封建诸子”
大谈特,虽然让皇帝高了兴,但与时论相悖,朝野上下颇不以为然。
然而,更让太祖头疼的却是他此后的放浪不羁,无所避忌。
两次上疏之后,皇上虽无奖无惩,但解缙二疏却使他名扬天下,骨子里就有的傲才视物、口无遮拦的习性在日积月累的压抑、不平和一些人的赞誉中,迭次爆发。
别人没做的他做,别人不敢的他敢。
代笔为曾任丞相、被杀的罪臣韩国公李善长喊冤,直接叫板皇帝;转任御史后,又代笔参劾都察院的堂官都御史;大言不惭到兵部索用皂隶;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太祖耳中,朱元璋愤懑至极,直想着有朝一日打发他走人。
趁着内廷近臣亲眷面圣的机会,皇帝单独约见了解缙和父亲解开,无可奈何道:“缙儿才高,堪比三国时狂写《洛神赋》之曹子建,这是轻云后的朔月,属大器晚成,不为当下,若潜心苦读十年,再来听用,犹未晚也!”
父子二人都呆了。
冯唐易老!
解缙眼前第一个蹦出的就是汉文帝时那个敢言的近臣,盘桓朝堂多少年,却郁郁不能得志,武帝时终于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再想启用,冯唐已是九十高龄的老人了。
解缙的心一下子凉到了底,再明白不过了,以自己的青春年少,英气勃发,正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时候,十年,漫长的十年,那会使自己磨砺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不敢再往下想。
写的什么奏疏,辩得什么冤?率性狂愚的毛病怎么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谈吐挥毫之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多少话灌进了皇上的耳朵里。
不过皇上还是惜才的,他之前之后,那么多人死于非命,皇上没治他的罪,只回家读书,还不够幸运吗?没什么可说的,卷铺盖回家吧,说是十年,这一去兴许再无回头之日,一腔壮志也只能藏于心中、寄情山野了。
,!
父子二人谢过皇上悻悻而归,京师同僚竟没有一个送行者。
八年后太祖驾崩,他不想再埋没自己,辗转来到京城,建文时几经周折,才重回翰林院供职,直到燕王靖难得胜,带兵入京,解缙和杨荣等一班文臣一同迎附,叩首马前,成为新皇帝的宠臣。
永乐的用人原则是尽忠者纳,对忠于自己的文臣武将一概不记前嫌,他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上,所以,对像解缙这样有才子之称的文人学士尤其礼敬,即位不久就单独召见。
问他:“十几年前,你有一份洋洋万言的上封事书?”
永乐不温不火,突然问到那份当年就因文采和敢言而传得沸沸扬扬的奏疏,解缙不知是福是祸,没它还不至于回乡多年呢。
他跪在地上,心思飞转,才子的才情却在这一刻荡然无存,搜肠刮肚,憋了好半天也不知如何回答,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说了个“是”
字,额头上早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皇宫内外,乡野之间,陈瑛、纪纲相比肩,网罗罪名,追论建文余党,杀人杀得惨烈,他真怕一句话不当又失去了这份梦寐以求的、足以施展他伟大抱负的差事。
“朕看过了,笔法虽尖刻了些,却不失为一份尽职的上好奏疏。”
跪地的解缙一直提着的心这才踏实下来。
永乐并没有注意到解缙的表情变化,踱着步,叫解缙起来,慢悠悠道,“对大明江山有利的言论,朕会慢慢斟酌,而其中说到先皇好观《说苑》《韵府》杂书,及至《道德经》《心经》,你以为甚非所宜。
殊不知,天子虽天之元子,受命于天,毕竟为人身,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闲暇之余,观一二杂书陶冶性情亦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臣记住了,放笔游思之时,尤其对皇上,当三思而后行。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让皇上一目了然。”
永乐点头:“朕没有指责你的意思,倒是对奏疏里下面的话很有兴致。
你说前朝阴氏之《韵府》抄辑秽芜,略无可采,愿集一二志士儒英,请得执笔,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下及关、闽、濂、洛,根实精明,随事类别,勒成一经,意即作一部大类书,有这话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