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叶正人如其名,一言一行,一板一眼,极为周正,整个人,从上到下,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同学们,我们的国学,堪称世界之最,是最为正统的学科。
今天我为你们授课之前,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清政府末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政府软弱无能、贫穷落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中国百姓。
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一再妥协退让,先后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屈辱条约。
初到东北,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东北。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的地方对他说,没事不要到那里去玩,因为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
这让周恩来心中充满疑惑。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他看到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还遇到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这次经历让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
的含义。
不久后,在学校的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读书,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为明理,有的说为做官,有的说为挣钱等。
而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后为之一振,对周恩来的抱负和胸怀深感赞赏。
从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不仅成为周恩来总理个人的志向,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叶正的声音逐渐激昂,大声道:“今天,大家随我学一首诗歌,名为正气歌。
《正气歌》元代文天祥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