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这两个题本基本内容是一个抄一个,区别是数字变化,可以看出《明神宗实录》那万历四十年“又有六十万余位矣”
是万历三十九年“又有六七万余位矣”
的笔误,根据起居注来看,万历十二年宗支共计十万三千三,二十七年合计一十五万六千五,十三年后的万历三十九年,“又有六七万余”
,也就是万历末期宗室男女合计二十余万,还是不计生死都包含在内的数字。
此时距离明亡还有三十年,按照徐光启根据从洪武至万历年这段时间的宗室繁衍数量和明代人均寿命推算,“夫三十年为一世。
一世之中。
人各有两男子。
此生人之大率也”
,得出结论“十年而增三分之一,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
,正常来讲明亡之际玉牒中该录有宗室四十余万,活着的估计也就一半,但有个前提,这得是承平年月,因为不久之后农民起义爆发,开始人工为大明宗室减员,明末很多王爷都没有卒年记载,更别提那些还有很多活得还不如农民的闲散宗室。
反正玉牒在明亡以后被毁了,明朝宗室人数说多少都有,非要说“百万”
也找不到证据反驳,所以大家就看一乐,信不信在你。
8、明代宗室待遇
先说能领到禄米的情况:
洪武初,亲王禄米五万石,不数年后以供给难继,减至万石,其后待庆、辽、肃、谷诸王俱岁给五百石,是高皇帝制禄已无定矣。
永乐间秦、鲁、唐府各五千石,辽、韩、伊府各二千石,肃府仅七百,庆府虽七百五十石,而郡王常于数内拨给,是文皇帝颁禄已变更矣。
(《明伦汇编官常典宗藩部》按:庆王府这“七百五十”
应该是“七千五百”
的错讹,不然庆王府的宗支集体上吊算了)
洪武间初封亲郡王将军。
才四十九位。
女才九位。
至永乐间增封亲郡王将军四十一位、女二十八位。
通计百二十七位。
未为多也。
而当时禄米已不能全给。
渖府才本色六千石。
秦府、鲁府、唐府各五千石。
代府三千石。
辽府、韩府、伊府各二千石。
岷府一千五百石。
肃府仅七百石。
庆府虽七千五百石,而郡王又尝于数内分拨。
俱不满万石之数。
(《皇明经世文编。
欧阳南野文集》)
初制亲王岁支禄米一万石,后因地方丰歉,或有减支。
郡王将军俱有常禄,亦因民供有限,悉减支一半本色,一半折色,其折色多不关支。
又如初封郡王岁支二千石。
以后袭封具支一千石,后亦有例,初封郡王亦支一千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