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文网

第469章 宗室子名实不副天潢女进退两难(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可是礼部刁难?”

朱祐枢沉声问道。

皇明初立,明太祖“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

,为拱卫皇室和加强边防,分封子弟为藩王,各宗藩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爵位顺序,层层分封,亲王作为一藩宗子,管辖本府所属的自郡王以下各级宗室,宗室成员凡请名、请封等事宜,需经郡王府上报亲王府,由亲王府长史代表亲王向朝廷奏请。

宗室新生子女,出生三日后即启各该亲、郡王及管理府事者审实,每季仲月,类奏一次,王府每岁将宗支奏报于朝,仍令长史司呈报宗人府奏闻赐名,编入玉牒。

简单来说,就是每季度第二个月由王府长史代奏朝廷,宗人府核实,礼部官员按照该府字辈拟定双名,以皇帝名义赐名,并列入玉牒,获得赐名的宗室成员,以后才能再依次请封、请婚、请禄,换句话说,朱明子孙没有名字,毛好处你都捞不着半点。

明初之时宗支不繁还好说,洪武年间男女合计只有五十八位,永乐年间一百二十七人,可这天下承平日久,百十年繁衍下来,宗支人数愈多不说,随着官场贪风日炽,请名过程中还出现了种种弊端陋规,形成一道道利益产业链。

明代宗室不能从事四民之业,全靠俸禄养活,生孩子也算一种另类致富手段,有的宗室私婚滥妾,以私生子冒充庶子,有的以女易子,有的以夭折的充还在世,有的将螟蛉义子冒充亲子,此风愈演愈烈,成化年间晋藩阳曲王朱美垙妾室武氏和本府镇国将军钟(钅冕)夫人吴氏,各取异姓子假冒亲子,请名食禄,继任的阳曲王朱钟鍑更是跟老爹的小妾通奸,还生了个儿子,自个儿王妃侯氏放纵宫人淫乱,你说这么些没皮没脸的事一家子关起门来全家欢也就完了,朱钟鍑由于跟他小妈不和,互相攻击揭发,结果事发,武氏、吴氏与先王那位小妾俱赐自尽,同谋取异姓子者绞死,朱钟鍑降庶人,王妃侯氏革封号,宪宗朱见深还算不错,留了那个乱伦生出的私生子一条性命,随他爹闲住,将这丢人事遍告各王府,奸生子不得请名、请封。

不过成化爷还是小瞧了自家亲戚的繁殖能力,弘治年间庆成王朱钟镒破了老朱家的生育记录,子女至九十四人,惊动朝廷,山西巡抚怀疑其中有收养异姓混乱宗支的情况,请皇帝彻查,结果礼部查勘结果是庆成王子女俱王妃、夫人、并宫人室女所生,别无违碍,朱佑樘只得捏鼻子认了,随即立法: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着为令。

朱明皇帝为亲戚的下半身也算操碎了心。

其实生子再多,宗室请名之路也是千难万阻,有亲王、郡王挟私报复,不给本府宗支请名的,也有抑勒宗人,凡请名封婚禄者,必索重贿的,更有甚者亲儿女明算账,凡子女应请名封婚嫁者,多抑勒不为奏;再有王府长史、属吏差役等勒索贿赂,甚至明码标价,郡王请名请封,一千两银子打底,镇国、辅国、奉国三将军五百两,镇国、辅国、奉国三中尉三百两,而且这银子花了人家也未必办成事,只说卡在京城某一衙门胥吏处,纵然身为王子,你也没地儿说理,只有委屈痛哭的份儿;更有王府长史明目张胆地开记花账,朦胧妄报,欺瞒朝廷,这百般刁难下来,便是家境尚好的宗人也苦不堪言,更莫说还有许多家境贫寒的宗室衣不蔽体,食不充饥,流移他乡,饿死道路,哪有银钱行贿,最后年六七十犹称乳名而终其身,死后连宗谱都录不得。

即便运气好,过了本宗亲王郡王及王府官吏的刁难,请名宗室还要面临礼部审核,其实这职责原本归属“掌皇九族之属籍”

的宗人府,结果被礼部呛了行。

因为自家亲戚五花八门的蒙骗手法,朱明皇帝对宗室审核愈趋严格,除了限制宗室纳妾的人数、纳妾时的年龄,同时对生母出身亦有要求,生母来历不详者不许请名,后来更是倡优所生子女,皆不许请名请封,不过仍是屡禁不止,万历年间秦王朱谊漶奏请诸宗庶子五十一人名封,被查出皆私婚滥妾所生,及远年未经请名与未报者,遭礼部劾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了“礼部仪制司官制名以赐”

的时候,老规矩,还得拿钱,许多宗人因生计艰难,到此已无力再向礼部行贿,功亏一篑。

有的即便有了名字,那名字也够给自己添堵的,明代宗室人皆是双名,其上一字为太祖所定,而下一字以五行相传,朱元璋本意是避免子孙重名,借鉴了赵宋做法,为皇族各宗拟定派语(字辈),这样一看名字,可以清楚区分宗室成员的支属世次,只是汉字数量有限,这么个起名方法因为年久人多,不腾重复,礼部将常用字、生僻字、不详字都用尽后,开始直接生造字,然后以金木水火土附之,于是除了给玉牒中增加了一大堆元素周期表外,还为时人增添了许多笑料,如晋府靖安王朱敏没、朱敏溅;周府曲江王朱朝*、安昌王朱肃渣、洧川王朱恭榨;肃王朱绅堵;唐府的承休王朱硕鳔;岷府的祁阳王朱干蛙、广济王朱干肿等等,还有那位不知道是钱没给到位还是礼部纯粹没安好心的汝阳王朱勤烝,你说儿子叫这个名字,他爹看自己老婆时能没点别的想法……

纵然有幸请下名封,也未必能按额支取禄米,大明朝打洪武爷那会儿,就没给子孙发全禄,亲王因地方丰歉,或有减支,郡王将军等亦因民供有限,常禄悉减支一半本色,一半折色,其折色多不关支,最悲催的是宁夏庆王一脉,分封郡王并军校俱于亲王府禄米内分拨,百年来宗室繁衍,各宗支所需禄米全由地方州府供给,地方官又要给官吏发俸,又要给军士发饷,哪有余粮再养着一群宗室大爷,亲王郡王们惹不起,还得厚享,将军中尉以下,基本上就自生自灭,一家老小几天吃不上一顿饭的,大有人在,名虽宗室,苦甚穷民。

不过老实说,依照大明文官的一贯揍性,就算能支付得起宗室俸禄,估计也要哭穷,打压宗亲从来都是刷声望的法宝,第一代宁王朱权晚年就没少受地方官的气,万历皇帝那位宝贝儿子福王号称“地连三省”

的赡田地租,地方有司也从没给齐,王府敢派人过来丈田,直接把你丫腿打折。

兴王朱祐杬之国未久,兴府内就他老哥一个,肯定没有其他藩支的那些糟心事,张景明、袁宗皋两个长史猪油吃蒙了心也不会去敲诈他,算来算去,似乎只有礼部官儿们会在此事上做文章,是以朱祐枢有此一问。

“那些礼部官儿都是无利不起早,赏他们几两银子也就是了,”

朱祐枢冷哼一声,随即轻笑,“反正四哥家大业大,不在乎这九牛一毛。”

弘治皇帝对待皇亲国戚宽厚是出名的,对这位四弟兴王尤为大方,为了弟弟大婚凑份子赐给淮安仪真盐一万引(万历给福王盐引千计被骂成了狗),后来又定下给兴王食盐每岁一千引;连就藩之地也是因之前指定的德安府与卫辉府被朱祐杬连连拒绝,干脆由他自己找,才选定为安陆州;兴王人还没离京,弘治六年朱祐樘便又从弟弟所请,将安陆州赤马野猪湖河泊所课钞赐兴王府,弘治十年又赐兴府郢、梁二府遗田三千八百三十九顷亩,弘治十二年,再赐兴王湖广京山县近湖淤地一千三百五十二顷。

其实赐田问题倒是不大,许多王府赐田只是名义上赡田,并不是真要划出一大片田地来真归某个王爷管,只要地方上能凑出赡田所产的赋税,解送王府即可,当然到时候真能解送多少就看地方上腰杆子有多硬了。

户部尚书周经便向孝宗皇帝建议,那一千多顷地上世代住种着一千七百五十多户,都指着这片田地贴办税役,归了王府必生怨气,不如每亩田征杂粮二升,每年解送赋税共计二千七百四石,来贴补王府支出,陛下您看这主意怎么样?

结果孝宗皇帝直接下命这一千多顷地归王府管业。

周经一看这可坏了,王府人一旦管庄,收多少税全凭自家定啊,要是兴王按皇帝那俩小舅子的操性,直接每亩征收税银五分,比民田赋税翻上一番,好好的自耕农变了佃户,还要忍受王府压榨,老百姓不是逃亡就得造反啊,急忙再次建议将每年田地征收的一千石粮食解送兴王府,管理庄田的事就算了吧,这样陛下您既顾念了手足之情,也体现了仁德爱民之意。

周经都把“仁民”

的名头搬出来了,一向仁孝的孝宗皇帝回答是:都已经赐给兴王了,这事就这么着吧(姑已之)。

软的不行,周尚书就试图来点硬的,说陛下您不拿京山淤地当回事,老百姓可看得很重,如今湖广襄阳、安陆地方上不太平,大白天都已经有流贼劫掠,这些地方可都与京山县近湖淤地接壤,那些老百姓们不懂事,产业被夺,生活所迫之下可不会老老实实等着做“沟中之瘠”

,保不齐会去从贼,这事您得掂量掂量,还是听臣等的建议,算了吧。

管你软的硬的,搁朱佑樘这儿就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这田赐弟弟管理是给定了,你说襄阳安陆地方上不太平害得民不宁居,岂有此理啊,百姓都是朕之赤子,何其无辜,命令“所司尽心督捕,期于必获”

,“违者以失机罪”

处理,好了,流贼也没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兴王朱祐杬开开心心接收赐田,他也真没教周大人失望,“庄田税银(每)亩八分,三倍民田”

,比起二张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蒋轮也不知晓荣王这话究竟是戏谑还是挖苦,跟着讪笑几声,不置可否,只是躬身道:“该有的心意卑职早已备下,可却无人肯收……”

“哦?”

朱祐枢略感意外,“礼官儿还转了性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太古御龙诀射雕之江湖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迷雾末世:创造无尽超凡文明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惩罪者:诡案迷凶世嫁光明纪元全球进化1825我的新大明星河大帝综网的巫:从艾泽拉斯吃到山海经最后的武僧重生80年代弟弟荒天帝也重生了灵气复苏:从小奶虎进化成禁区兽皇!重返1987都市最强修真妖孽(超品教师)天神诀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灵气复苏:签到终极修炼天赋洪荒之妖皇逆天凶灵秘闻录正道潜龙嘉佑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