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上面呢,是太阳水当家,想象一下,就像是天空中挂了个大水球,时不时给你来点雨露均沾;中间呢,是太徵火在捣鼓,就像是大厨在锅里加了把火,热量那是蹭蹭往上涨;下面呢,则是太阴土坐镇,感觉大地妈妈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湿气那叫一个重啊。
这“寒化六,热化七,湿化五”
是个啥?咱们得这么理解:寒冷的力量呢,就像是冬天里的六把大冰刀,嗖嗖地往你脸上刮;热量嘛,就像是夏天里的七个大火炉,烤得你外焦里嫩;至于湿气,那就是无处不在的五朵小乌云,跟着你转圈圈,甩都甩不掉。
古人管这叫“正化日”
,意思就是自然界的正常变化规律。
接下来,咱们说说怎么通过吃喝来应对这些变化。
根据古人的智慧,“上苦温,中甘和,下甘温”
,听着像不像一份高级定制的食谱?-“上苦温”
:上面的太阳水多了,咱们就得吃点苦的、温的食物来平衡一下,比如苦瓜炖羊肉,苦瓜的苦能清热解暑,羊肉的温又能暖身驱寒,简直就是一对黄金搭档!
-“中甘和”
:中间的太徵火太旺了,咱们就来个“甘和”
大法,吃点甘甜又平和的东西,比如甘蔗汁拌蜂蜜,甘甜入脾,既能解渴又能调和火气,喝了之后保证你心情美美哒!
-“下甘温”
:下面的太阴土湿气太重,咱们就来个“甘温”
策略,比如红豆薏米粥,红豆甘甜,薏米温性且能去湿,一碗下肚,湿气跑光光,整个人都轻盈了起来!
说到药方,有这么一个方子——“苦甘温祛湿汤”
。
-苦甘温祛湿汤:主要成分包括苦参15克(苦以燥湿)、甘草10克(甘以和中)、黄芪20克(温以补气)、茯苓30克(利水渗湿)。
制作方法是,把这些药材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约没过药材两指高),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滤掉药渣,一碗香喷喷的“苦甘温祛湿汤”
就出炉啦!
这汤不仅能祛湿,还能补气养血,让你的身体由内而外散发健康光芒!
至于脉象嘛,古代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切脉是其中的一绝。
想象一下,你的脉搏就像是家里的水管,健康的时候,水流顺畅,不快不慢,那就是“平脉”
,就像是一首悠扬的小夜曲。
-如果寒气太重,脉象就会像冬天里的水管,冻得直哆嗦,跳得又紧又快,那就是“紧脉”
,像是在说:“冷死我了,快给我加点温!”
-要是热气太旺,脉象就变成了夏天的热浪,一股股热浪冲击着,跳得又快又有力,那就是“洪脉”
,像是在喊:“热死了,快给我来点冰镇西瓜!”
-湿气太重的话,脉象就会变得软绵绵的,像是被水泡过的海绵,跳得慢还沉重,那就是“濡脉”
,仿佛在说:“我湿透了,快来给我晒晒太阳!”
话说这“己巳、己亥岁”
,听起来就像是某个武侠小说的年份设定,但其实它是中医里用来描述特定年份气候对人体影响的一个说法。
这时候啊,天地间的大自然就像是在玩“角色扮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