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他猛地抬头,四顾无人。
只有风穿过山谷,带着花香与回响。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
共忆网从未真正关闭,它只是沉入更深的层面,藏在每一朵蓝铃花的基因里,埋在每一个讲述者的呼吸中。
只要还有人愿意聆听,系统就会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启。
而此刻,他感觉自己被选中了。
---
三个月后,西南山区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春雪。
雪花落在蓝铃花上,晶莹剔透,却不曾压弯它们的茎秆。
当地人说,这是“记忆之雪”
,只在重大传承时刻降临。
就在这一天,国际共忆博物馆发布紧急通告:编号M-001的素描原件出现异常波动。
监测数据显示,画作表面的分子结构正在发生缓慢重组,颜料层下浮现出新的笔触线条,仿佛有人在百年之后继续作画。
更诡异的是,所有观看该作品的终端设备,无论距离多远,都会在同一时间自动播放一段音频??
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沙哑却坚定:
>“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说明‘静默备份’已被激活。
我不是林远,也不是陈默。
我是第三个守护者,代号‘零’。
>三十年前,我们三人共同设计了共忆网的终极协议:当文明面临大规模记忆断裂危机时,系统将通过情感共振唤醒‘继承链’中的下一环。
>现在,轮到你了。”
音频结束,屏幕上浮现一行指令:
>**请说出你记得的第一个名字。
**
全球数百万用户同时收到这条信息。
有人脱口而出父母的名字,有人念出童年玩伴的称呼,更多人说的是??**林远**。
那一刻,共忆网核心数据库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潮汐。
原本分散在全球节点的记忆碎片开始自动聚合,形成一座横跨现实与虚拟的“桥梁”
。
这座桥没有实体,却能在梦中被感知;它不依赖网络,却能穿透时空壁垒。
科学家称之为“群体性记忆跃迁”
。
而在地球另一端,那个曾在桥墩下画画的少年,正站在联合国总部大厅内。
他受邀作为“青年记忆使者”
发表演讲。
台下坐着各国代表、学者、艺术家,还有年迈的苏晚。
他没有拿稿子,只是平静地说:
“三年前,我在一座桥下临摹一幅画。
那天风很大,花瓣落满纸面。
然后我听见一个声音,说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比他慢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