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他拎着购物袋乘地铁回了家,钻进厨房给自己煮了一碗面,有条不紊地解决了温饱问题,才去自己房间摊开了作文纸,不过没写多少时间就到了七点,他从口袋翻出名片找到数字那行,给女实验员拨去了一通电话。
他是记得的。
穆博延说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但却因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没能如愿。
——梦想是与人捆绑的。
当初的话乍听上去觉得没什么特别,人生就是意外远比计划多,但穆博延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用一言一行将他重塑,以至于诞生了现在的他。
在用根根骨骼支撑起了他原本腐烂皮囊的同时,穆博延也构成了他的所有梦想。
他的生命再不会像他母亲彰显出的那般脆弱,就像是传递星火一样,有这么一个人将他的烛光点亮,为他创造出了足够包容他的暖流——连同那些尚未完成的愿望,一同化成了联结彼此的温存。
一条路似乎在他的脚下成型了。
他从没这么清晰地勾勒出未来的框架,那片无形盖住一切的薄雾消散了,就如同他不知什么时候再也没重复过的噩梦。
嘟嘟的连线提示音逐渐抚平了他的呼吸,很快他听到了对面传来了轻轻的一声“喂”
。
名片上写了姓名与职位,他听着与白日相同的音色,打招呼道:“刘小姐您好,我是白天在研究所与您打过照面的08号考生。”
对面短暂地停了几秒,随即咯咯地笑了起来。
“刘小姐”
看样子是刚到家没一会儿,听筒隐隐夹着开灯的按键声,“08号同学,有没有人说过你有点死板?放松点,不必把我当个长辈,平常怎么和同学相处就怎么和我说话,也别小姐小姐的,就叫我刘姐或学姐吧。”
这就触及到于楠的短板了。
好在经过上午的那番简短交流,刘姐也大概明白了他的性格,没多逗几句便步入了正题,边翻动下班前打印好的几张资料边着重地给他讲收罗到的相关消息。
海洋研究所成立的比濒危动物研究所要晚几年,但正是因为国内的知识不完善,所以对核心人员的要求也高了一个台阶,包括但不仅限于语言、学历、论文和取得的奖项。
不过对应届生稍稍宽容一些,可以省去奖项和语言,进去后先从基层做起,但需要在一年之内拿到该拿的资格证书,很考验人的抗压能力与自觉性。
“语言的话英语是最基本的,毕竟你需要阅读相关的外国文献。
论文这方面杨教授有办法替你解决,但学历你现在的还不够哦,我也看过你的资料,论文和奖项到现在一个都没拿到吧?如果是想要进去,恐怕会很困难。”
刘姐给他总结了一下,不忘补充道:“但进我们研究所就没这么多讲究了,每个研究室都有自己的内推名额。”
“……是我还需要继续考学的意思吗?”
于楠想了想,觉得自己的问题不够清楚,换了个更直白的说法:“需要出国吗?”
“需要。”
刘姐立刻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她道:“你们学校大四不是有交换生项目吗?这个对于应届生而言也是一笔很大的加分项。
等踏上了这个门槛,以后你再想留学就会轻松很多。
你给我个邮箱吧,我把文件都发给你看看,我丈夫快回来了,我得去做点饭。”
于楠赶紧报上了自己的邮箱账号。
他看了眼通话的时间,已经聊了近二十分钟了,他不好意思地道了歉,刘姐不以为意地在另一边摆摆手,“这有什么,晚一点吃也饿不死他。
我还是那句话哈,海洋研究所不是那么好待的,你说不定会被安排外出科考,虽然干咱们这行多多少少每年都有几次出差,但海洋和陆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你必须和家里人商量过后再做决定。”
电话挂断后,于楠攥着手机发起了呆。
他的耳边一直萦绕着对方说的最后那句话——出国是件好事,无论作为研究员还是动物学家都必须保证眼界的开阔,在这点上我建议你有机会就去外面走走。
楼下响起了开门的动静,意识到是穆博延回来了后,他连忙踩着拖鞋下了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