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红色的发光二极体和黑色的光敏三极体被小心的安装在支架上,相互对准著形成光电检测通道。
“林厂长,编码盘的胶片做出来了。”
王红林將包裹小心的放在工作檯上。
“印刷厂的师傅说精度能达到0.01毫米左右。”
林涛接过胶片,对著灯光仔细观察。
透明的基片上密布著黑色的遮光条纹,360个透光缝隙排列得相当均匀。
虽然还能看出一些微小的瑕疵,但已经可以用於试验了。
“红星,评估这种编码盘的使用效果。”
“评估结果:基於当前精度水平,编码盘可实现±2转的转速检测精度。
虽略低於进口產品,但能满足录音机基本使用要求。
建议进行实际测试验证。”
张卫东將编码盘小心的安装到伺服电机轴上。
薄薄的胶片被夹在两片玻璃之间,固定在一个精密的金属支架上。
整个安装过程要求极其仔细,任何偏差都会影响检测精度。
李明华连接著光电传感器的电路。
红色的发光二极体发出微弱的光芒,穿过编码盘上的透光缝隙,照射到对面的光敏三极体上。
当电机转动时,遮光条纹会切断光线,產生脉衝信號。
“准备测试。”
林涛站在控制台前,手指放在电源开关上。
电机开始转动,编码盘隨之旋转。
光电传感器输出的脉衝信號被示波器捕捉到,在萤光屏上形成规律的方波。
每一个脉衝都对应著电机转过一度的角度。
“信號很稳定。”
李明华盯著示波器屏幕。
“脉衝幅度3.2伏,频率跟电机转速完全对应。”
这台自製的光电编码器虽然精度还不够理想,但已经实现了基本的转速检测功能。
配合上反馈控制电路,就能够精確控制电机的转速,满足录音机传动系统的要求。
夕阳西下,三车间里的测试工作还在继续。
几个技术人员围在示波器前,详细记录著各种测试数据。
每一个数字都將成为改进设计的重要依据。
林涛站在窗前,看著远处海峰钢铁厂冒烟的烟囱。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显得珍贵而充满意义。
虽然距离製造出真正的录音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