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最后他是把个人的江湖义气置于整体国家利益之上了,以出卖集体利益去回报个人私恩,最终导致刘邦集团能在项羽强大军事压力下逃出生天。
张良是他所在的时代里最具智慧的顶尖谋士,张良在得知项伯的重大军事机密后,第一时间就是要给刘邦汇报,显示张良的政治敏感性和立场的坚定。
刘邦的表现堪称教科书般精彩的表演,听到张良汇报后,大惊,问张良“为之奈何?”
刘邦每在历史重大转折关键时期,从来不独断专行,刚愎自用,身为集团一把手,面对问题反而装得无所适从、一筹莫展,经常求问下属的意见。
这与他的身份和年龄都极不相符的姿态很能说明刘邦的过人之处,他是真的没有主意吗?面对困境他是真的慌了手脚不知所措了吗?当然不是。
他的目的就是让下属先发表意见,自己再评判选择。
在张良提出把项伯叫来,说你不敢背叛刘邦的意见后,刘邦多了个心眼,问起项伯和张良的关系,也是在侧面确定项伯传递消息的可靠性。
事情基本明朗后,刘邦又问起项伯的年龄,这时的刘邦心里己经有了对策,给项伯画饼定亲家的事儿己打好腹稿了,当然见了项伯又是一番表演,成功的把项伯给忽悠成自己的说客了。
项羽当时年龄27岁,并没有表现出少年老成的政治成熟,在项伯给他汇报时,家国不分,对叔父辈的项伯犯了私自跑到敌方军营泄露我方重要军事机密的罪行不立即追究处理,反而被项伯几句义气当头的话给说服了,一个指挥西十万人的军事首领政治情商降到只讲义气的古惑仔水平,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场剑拔弩张的战争就这样以项伯的深夜造访而紧急叫停。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骑着马到新丰鸿门见项羽。
两人一见面,刘邦就道歉,称呼项羽为将军,自称为臣,臣和将军一起与秦军作战,将军在河北作战,臣在河南作战,没想到臣先入关破了秦国,能在这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谗言让将军和臣关系疏远。
项羽不介意的说,这都是你的司马曹无伤这个人说的,要不是他,我咋能对你有意见。
项羽一句话把曹无伤判了死刑,也失去了在刘邦阵营的内线。
来都来了,项羽就留刘邦在帐中喝酒,此地是项羽驻军的鸿门,后世把这场饭局称为鸿门宴。
这场流传千古的饭局上除了项羽、刘邦还有范增、张良,当然还有刘邦的所谓“亲家”
项伯,共五人。
席间范增多次举起玉玦向项羽示意,项羽看到了,但是没有回应。
这应该是范增和项羽约定的对刘邦下手的信号,玉玦代表决定,决裂的意思。
范增心急如焚,这是千载难逢杀掉刘邦的机会,于是出去找到项庄,让项庄在酒席上表演舞剑,舞剑助兴这在当时也是常规的表演节目。
项庄是范增授意要在舞剑时趁机杀了刘邦。
项伯看出项庄的意图,为了保护这个未来的“亲家”
,挺身而出,与项庄一同舞剑,保护刘邦。
张良看到场面快失控了,出去找到在军门外的樊哙救场,告诉他席间的紧急状况,樊哙对张良说,“臣请入,与之同命”
。
我进去,跟他们拼命了。
《史记》中有多次记载樊哙和张良同时出场的场景,两人的友谊应该不一般。
樊哙带剑和盾牌进入军门,守卫的军士阻挡,樊哙用盾牌撞倒军士进入大帐,当时的樊哙表情管理很差,眼睛大得像铜铃,首勾勾的瞪着项羽,头发气得都首立着。
项羽看到这个胡子拉碴带着武器进来的黑大汉,警觉的握住腰中的剑,首立起来身体问,你是谁?
张良回答道,这是沛公的护卫。
项羽惊呼壮士!
随即赐给樊哙酒和肉,樊哙也不拒绝,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表现出豪爽洒脱的气概,并慷慨陈词一番,说出了刘项两人心中都忌惮不可明说的事儿,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为王,沛公进入关中后,封闭宫室,不举分毫,只待大王来,如今劳苦功高还要面临杀身之祸,这不是亡秦的行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