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有些兄弟单位为了满足电子管厂的原料需求,不得不加班加点地试制材料。
而当他们成功研制出了电子管厂需要的原料之后,由此获益地肯定不仅仅只是电子管厂。
以镍材替代为例,复铝铁的诞生为冶金工业就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供货单位后来采用制造复铝铁的基本工艺试制出了代替铜材的轴瓦,就可以用在汽车或者拖拉机的轴上,这样就为自己扩大了市场销路,而且还不需要再依赖进口。
其他单位也是如此,为了达到电子管厂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在原来的技术基础之上进行技术升级,这就使得他们在给电子管厂供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
而这种群体性的技术升级确实在日后为我国的电子工业打下了基础。
1956年七月份的时候,工厂的基建设施全部完工,经过多个部门及周龙啸的验收,全部合格。
大部分设备已经调试完毕,生产材料方面相当一部分也都解决,进行试生产的车间也都进展顺利。
开工前周龙啸只有一个大问题要解决了——员工。
电子管厂的招工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启动了,目前已经招到了三千多人,部分职工已经搬入电子管厂的宿舍。
周龙啸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已经十分热闹的电子管厂,心情不
由得澎湃起来。
这艘巨轮马上就要出海了,他在心中想到。
“老周啊。”
突然的喊声打断了周龙啸的思绪,他回过头去,发现是陈杰站在他办公室的门口。
“老陈啊,怎么了?”
“这是最近一批报道的员工名单,我拿来给你看看。”
“哦正好,我刚想找人事科去要资料。”
周龙啸接过资料,与陈杰一起坐在沙发上。
周龙啸一页页地翻动着资料。
当时支援电子管厂建设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从中央调来的,有从地方各单位征召的,还有军队转业的。
但是这些从各地征调过来的都是技术人员,而一些技工,例如钳工和无线电工等大多从本地直接招募。
这些人普遍比较年轻,有干劲,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支援国家建设也是一腔热血。
但是同时也都缺乏在工厂工作的经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现代化的电子管生产和管理一无所知。
周龙啸很清楚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想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大工厂员工的素质水平非常关键。
周龙啸翻动着资料,神色不自觉地凝重了起来。
陈杰看着周龙啸的神色,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周龙啸放下资料,说道:“老陈,咱厂初步的规划是四千多人的规模,但是我想咱厂一定不会止步在四千人规模。
迟早有一天,她会成为一个万人大厂。
从这些员工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陈杰不明白周龙啸的问题。
周龙啸自问自答地说道:“我看到了一支队伍,一支年轻的队伍,一支充满热情和干劲的队伍,一支中国现代化电子管生产的主力军。
他们在未来将成为我国在电子工业领域的排头兵,我国的电子工业要依靠他们,我们有这个义务也有这个责任帮助他们承担起这个历史任务。”
说到这里,陈杰已经大致明白了周龙啸的意思。
“你是想对这些职工来一场‘教育培训大会战’,帮助他们成长起来,是不是?”
周龙啸点点头:“建设现代化的工厂,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知识。
咱厂目前的员工有过工厂生产经验的恐怕只占到十分之一。
必须帮助他们尽快建立工厂生产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安全生产的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