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再次降临。
这一次,不再是软性的干扰,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考验。
数个小型、呈现标准几何形态(立方体、西面体)的银色金属物体,不知何时出现在星港附近轨道上。
它们没有任何推进器火光,却能以极高的速度和精度进行机动,如同有生命的飞镖,开始环绕星港飞行,并时不时地突然加速,撞击星港外部的非关键结构,如太阳能帆板边缘或通讯天线支架!
“是无人机!
或者叫‘测试单元’!”
星港指挥官看着被撞得微微晃动的监控画面,脸色铁青,“它们在测试我们的结构强度和防御反应速度!”
“近防系统启动!
使用低功率激光拦截!”
命令下达。
星港防御平台上,数道红色激光射出。
然而,这些几何体表面似乎覆盖着一层奇异的能量涂层,激光照射上去大部分被偏转或吸收,效果甚微。
反而因为激光攻击暴露了防御平台的精确位置,引来了更多几何体的集中“关照”
。
“偏振粒子炮呢?能不能用?”
“能量填充需要时间,而且它们体积小、机动性太高,难以锁定!”
星港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窘境。
虽然这些几何体的撞击暂时无法对主体结构造成致命伤害,但它们持续不断的骚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施工和维护作业,更对宇航员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不能这样下去!”
一名负责舱外作业的工程师在通讯频道里吼道,“我们需要能灵活应对这种小型高速目标的武器!”
就在这时,地面技术团队根据“萤火虫”
数据包中解析出的“相位屏蔽”
原理,结合之前偏振粒子炮扰动空间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紧急方案:开发一种“空间粘滞场发生器”
。
这种装置并非首接攻击,而是在星港周围特定空域制造一个短暂的、时空度规异常的区域。
任何闯入该区域的物体,都会像陷入无形的胶水,速度骤减,运动轨迹变得可预测。
理论立刻转化为实践。
利用星港上现有的材料和改装的能量发射器,第一台简陋的“空间粘滞场发生器”
在24小时内被赶制出来,安装在一个延伸出的实验平台上。
当下一波几何体呼啸着冲向星港时,发生器启动。
目标空域的光线出现细微的扭曲,那几个冲在最前面的几何体瞬间像是被无形的手拉住,速度猛降,变得如同慢镜头般迟缓!
“好机会!
机械臂捕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