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像刀子一样,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咱们红军长征的时候,谁给咱们算过后勤?咱们八路军在敌后打游击的时候,谁给咱们算过弹药基数?咱们解放战争,几百万大军,席卷全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小米加步枪,靠的是两条腿!”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激昂:“我知道,时代变了,现在跟美国人打,不能光靠拼命。
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能变!
那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精气神’!
是我们敢于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去战胜敌人的决心和意志!
后勤有困难,我们想办法克服!
没有汽车,我们用人力背,用牲口驮!
弹药不够,我们就多打近战,多拼刺刀!
要是前怕狼后怕虎,什么都等准备好了再打,那黄花菜都凉了!
美国人就巴不得我们这么想,巴不得我们舒舒服服地待在坑道里,等着他用飞机大炮,把我们慢慢耗死!”
“现在,是敌人在逼着我们打!
他们在谈判桌上,狮子大开口,要我们的土地,要我们的尊严!
我们要是连亮剑的勇气都没有,那还谈个屁!
干脆卷铺盖回家算了!”
李云龙的一番话,说得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洪学智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那些关于数字和吨位的道理,在李云龙这种近乎蛮不讲理的革命豪情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原则上,通过了李云龙“以打促谈,向东线施压”
的战略构想。
但是,也附加了严格的条件:必须在后勤保障,特别是弹药和粮食的预置工作,有了切实的眉目之后,才能最终确定攻击发起的日期。
一九五一年,七月三十一日,星期二。
李云龙带着一身的硝烟味,再次钻进了一线阵地。
这一次,他去的是西十二军在东线的防御阵地。
这里,很可能将成为未来“秋季攻势”
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军长吴信泉,陪着他,视察了一处正在构筑的新型坑道。
这种坑道,是李云龙根据“铁血岭”
的经验,亲自设计的。
它不仅有藏兵洞、火力点,还在反斜面,构筑了半地下的炮兵掩体和弹药库,各个火力点之间,都有交通壕相连,形成了一个攻防一体的坚固堡垒。
“老李,你这个‘龙宫’,可真是把我们这些工兵给折腾得够呛。”
吴信泉看着那些挥汗如雨的战士,半开玩笑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儿,是真他娘的管用!
战士们待在里面,心里踏实!
美国人的飞机大炮再厉害,也拿咱们没办法。”
李云龙没有接他的话茬。
他走到一个正在奋力挥舞着镐头的年轻战士面前。
那个战士,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满脸都是泥浆和汗水。
“小同志,哪里人啊?念过书吗?”
李云龙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