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雾都里的向阳花
初到伦敦那天,希思罗机场的玻璃幕墙外飘着典型的英伦细雨。
我攥着印有“LSE”
字样的接机牌,看着穿风衣的行人踩着水洼匆匆而过,突然想起出发前母亲往我行李箱塞的那包涪陵榨菜——此刻它安静地躺在托运箱底层,像枚沉甸甸的乡愁封印。
一、厨房战场上的突围
宿舍厨房的第一次开火堪称灾难。
我对着说明书研究了半小时烤箱,最后把速冻饺子烤成了焦炭状不明物体。
隔壁的尼日利亚姑娘阿米娜敲开我房门时,我正对着焦黑的饺子发呆,她辫子上的银饰叮当作响:“试试我的办法?”
她教我用平底锅煎香蕉当早餐,金黄的糖浆在锅底滋滋冒泡时,整个厨房都飘着焦糖香。
后来我们发明了“国际交换厨房”
:周一吃她做的木薯粉布丁,周三我煮番茄鸡蛋面,周五和越南室友阮文一起包春卷。
有次我试着做麻婆豆腐,花椒粉放多了,三个姑娘呛得首抹眼泪,却还是抢着把豆腐拌进米饭里。
窗外的雨敲打着百叶窗,厨房暖黄的灯光里,不同肤色的手在料理台上传递着盐罐与汤匙,食物成了我们共通的母语。
二、图书馆里的时区战争
LSE的图书馆像座不眠的城堡。
凌晨两点,我总坐在三楼靠窗的位置,对面的日本男生永远在啃厚厚的经济学原理,他的马克杯上印着“东京大学”
的校徽。
我们用蹩脚的英语加手势交流复习进度,他教我用日语说“加油”
,我教他写“坚持”
两个汉字。
有次写论文到凌晨,电脑突然蓝屏。
我抱着笔记本在空荡的走廊里打转,撞见清洁工玛莎姨。
她推着手推车停下来,从口袋里掏出薄荷糖:“我儿子也在曼彻斯特读大学,他说写论文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想哭。”
后来她总在我常坐的位置留块巧克力,锡箔纸在日光灯下闪着微光,像暗夜里的星星。
跨年夜那天,我在图书馆改完最后一篇论文。
走出大门时,特拉法加广场的烟火正照亮夜空。
来自二十个国家的同学在寒风里拥抱,有人举着香槟,有人捧着热可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