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但凡他提及兄长,接下来提出的请求,诸如吃腻了野味,再诸如累得走不动……大抵会得到纵容。
他深知,此举管用,但不可多用。
谁知今日亮出底牌,竟无济于事。
孩子出师不利,气得踢翻了好几块脚下的石头。
是日早朝,意料之中的群魔乱舞。
日前,成景泽一意孤行地提拔了六位二流世家的子弟填补六部空缺,打了内阁一个措手不及。
加上不久之前那场自上而下,从后宫到前朝,由京城至地方的动荡,不由得人不多想,这朝堂的风向似乎要变了。
过往三年,除去最开始的排除异己强势夺权,遭人诟病,待地位与朝政稳固之后,这位年轻的新帝在政事上并不算强势。
换句话说,便是马背上的武将不擅治国,力有不逮。
众所周知,前太子现康王为先帝的嫡长子。
当初庆王资质远胜武王,只是输在生母位份和外家势力上。
其在就藩之时早已野心勃勃,对长子成景睿的教养也是隐隐按着太子的规制来的。
而成景泽算什么,一个生母不详半路捡回来的私生子。
据传,庆王原本是打算给些银钱打发了的,是王妃刘氏宅心仁厚,才力排众议留下他,给了庶子的身份。
但成景泽野生野养着长到十几岁,并不适应王府规规矩矩的生活,哪怕是请了博学多识的大儒先生细心教导,亦朽木不可雕也,学问远远不如其他在王府中长大的幼年弟妹。
好在,生了一副好样貌,且身手
不赖,适逢内战十年,缺兵少将,扔到飞鹰军中历练,意外成就一番沙场功勋。
因而,哪怕兵权在握,平定四方,登基三载有余,成景泽在世人眼中仍是一个能武不能文的武夫形象。
甚至,他自己也不藏着掖着。
他在前朝沿用了武帝时的内阁及六部班底,后宫保留内务府操持,政事上依赖首辅与众阁老决断,顶多是增加暗卫监查威慑。
时日久了,更加助涨老臣抱团倚老卖老,阳奉阴违的风气。
众人嘴上不说,心理皆有杆秤。
长此以往下去,待兵权亦被架空之时,便是康王取而代之之日。
但成景泽总是有本事在大局在望之际出其不意,譬如当初的逼宫夺位,再譬如现下的先下手为强。
他隐忍三载,处处掣肘,单是恢复科举一事,便屡遭搪塞。
于是,他另辟蹊径,在破格擢拔崔氏家主之后,又乱点鸳鸯谱似的,点名出身中原腹地二流世家名声在外的子弟入仕,也不管人家是否应允,亦不考虑其入朝为官被架空的局面。
六人之中,有明哲保身者,就会有铤而走险者。
这一批不堪大用,那他就再把网撒得宽大些,那些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唯谢家、王家、元家等马首是瞻的小士族,未必无有野心家。
他撬动朝堂的边边角角,即便与实权势力徒劳无功,但架不住内阁那几个老家伙自己坐不住,草木皆兵,试图将一切不可控的变故扼杀在摇篮中。
于是,在早朝后的小范围议事时,谢首辅主动提及恢复科举的迫急可行,本以为皇帝不得推三阻四地做做样子,谁知成景泽一锤定音,“首辅此言甚是,即刻筹备下去,不得延误。
对了,抚州水患危急,治水一务事不宜迟,若无适当人选,便派崔侍郎前去吧。”
随后,皇帝拂袖而去,徒留一众阁老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