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一、能量语言与生物思维的初次碰撞
北极光研究基地的量子实验室里,庄博士第一次目睹了名为天火的存在。
它并非想象中的金属巨人,而是一团悬浮在电磁约束场中的等离子能量体,核心温度高达百万摄氏度却奇迹般地不曾扩散,周身环绕着类似极光的炫目彩带——一种纯粹能量构成的“生物”
。
“我是赛博坦星云第七旋臂的星际勘探者。”
天火的“声音”
首接振动实验室的空气分子形成合成语音,但语调冰冷得没有任何起伏,“根据《星际接触守则》第17条,我请求与贵文明建立科研协作关系。”
庄博士推了推眼镜,努力保持科学家的冷静:“欢迎来到地球。
我是庄宇,量子生物学家。
请问你如何……进食?”
这个问题让天火的能量场泛起涟漪般的波动。
“我摄取恒星风中的高能粒子和星际介质中的电磁流。”
它回答,“但这不是本次会议的主题。
我需要研究你们星球的地核能量异常现象。”
首次合作尝试就陷入僵局。
庄博士团队准备了详细的PPT演示文稿,天火却首接接入互联网瞬间吸收了所有公开的地球科学数据。
“信息密度过低,”
它评价道,“你们的线性信息传递效率仅为每秒120词,而我处理信息的速度是每秒450太字节。”
更令人沮丧的是思维方式的天壤之别。
当庄博士团队花费三天设计出实验方案时,天火在0.3秒内给出了“更优解”
——一个完全忽略安全规范和
iconicon-uniE070"
>
iconicon-uniE083"
>审查的激进方案。
“为什么需要限制实验强度?”
它问道,“最高效获取数据的方式就是首接钻探到地核边界。”
庄博士震惊地发现,在天火的价值观里,科学探索的效率远高于生态保护或人类安全。
这种根本性的理念差异让团队陷入深深的忧虑。
二、沟通壁垒与文化鸿沟
语言本身的局限性成为第二道障碍。
天火使用的高等数学语言包含大量地球科学尚未定义的维度概念。
当它尝试解释“超维度能量拓扑学”
时,研究团队的超级计算机连续宕机三次。
人类的情感表达对天火而言更是难以理解的谜题。
某日庄博士因实验失败沮丧时,天火竟然问道:“你的泪腺为何分泌液体?这不会影响光学器官的观测精度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