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宁浩站在记者发布会的讲台上,灯光打在他略显紧张的脸上。
台下坐满了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长枪短炮对准了他。
自从《一周刊》那篇指责他抄袭盖·里奇的文章发表后,这场舆论风波已经持续发酵了一周。
"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对《疯狂的石头》的关注。
"
宁浩清了清嗓子,声音在麦克风的放大下显得有些干涩…
"关于近期有关我抄袭盖·里奇导演手法的讨论,我想借此机会做一个正式的回应。
"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此起彼伏。
杨林坐在第一排,双手交叉放在膝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宁浩。
这场发布会是两人商量后的决定,与其让媒体继续猜测,不如主动出击。
"我承认,在电影创作中确实借鉴了盖·里奇导演的多线叙事和黑色幽默手法。
"
宁浩的话引起一阵骚动,记者们纷纷低头记录,
"但我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学习和致敬,而非抄袭。
"
他点击遥控器,身后的屏幕上开始播放两段对比视频。
一段是《疯狂的石头》中几个角色阴差阳错相遇的场景,另一段是《两杆大烟枪》中的类似情节。
"电影语言就像文字一样,是全世界导演共有的工具。
"
宁浩的声音渐渐有了底气…
"我在编剧过程中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尝试了各种方法后,发现盖·里奇的风格在某种戏剧模式下是最佳选择。
我决定不去避讳这种相似性,因为这是一种类型片的特征。
"
杨林注意到记者们的表情开始变化,有些人甚至微微点头。
宁浩继续展示更多对比片段,同时详细解释《疯狂的石头》在故事概念上的全新创意。
"我们的故事完全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上,所有笑料和情节设计都源自中国社会的现实观察。
"
宁浩指着屏幕上几个特别搞笑的片段…
"这些幽默只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才能成立,是百分之百原创的。
"
发布会结束后,杨林和宁浩并肩走出会场。
《香江日报》的记者追上来问道:"宁导,您不担心这样的回应会坐实抄袭的指控吗?"
宁浩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记者:
"艺术创作从来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过程。
莎士比亚的戏剧被改编过无数次,没有人说那是抄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