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据说,京师当中一位名叫戚年的八品小官,突破了京师设置的重重上达天听的障碍,一匹快马疾驰报讯,将一张图进献给了皇宫大内中的当今皇帝。
就是这样一张图,使得皇帝在阅后,垂泪喟叹半日,夜不能寐。
究竟是什么样的图,竟然对一国之帝君产生这么大的威力?
民间传的有模有样,说那是一副五丈长的河东水患灾民图。
据说,这一幅图画,将整个汾河岸边汾水决堤而下,肆虐吞噬良田美宅的场景刻画的极其逼真,乌云当空罩顶,日光照不透层云,倒塌的房屋与田野间,尽是被洪水淹死的妇孺幼童,更远的地方,还有无数悲绝的百姓,衣衫褴褛的露宿狂野之间,密密麻麻,不下数万之众。
这样一幅图,加上河东路曾经上报来的灾情报告,使得皇帝原本就因为与朝堂强力拉扯,而极度疲累的神经,再次受到了冲击。
进献这一副图的戚年,据说还同王景禹有着同年之谊,同为寒门出身,此次,宁肯公然与寒门精神领袖人物王景禹决裂,也要将实情向朝廷丶向天子禀明,正是因为不忍心看到万千普通百姓受此苦难。
这是他作为寒门子弟的脊梁与底线。
他甚至在随图共同上谏的奏疏当中,声声质问,何以王景禹同为农门寒门子弟,如今一朝登科,竟然弃置万千寒门百姓的性命于不顾!
实在是忘恩负义,大奸大恶!
将来,必定祸国殃民,乱了大景朝百年之基业!
朝野之上,围绕这幅图,也掀起了一波对于造成了这一次水患事件,必须要有人出来为这些受难的百姓负责的强烈呼声。
前朝,以蔡相为首的百官请愿。
后宫,太皇太后亲率皇室宗亲,跪求皇帝陛下为黎民百姓做主。
即使在河东路最新的奏报当中,宣称水患已得到缓解,受灾百姓都在有序的救助安置当中,但已然无人肯信,认为这全部都是河东路与汾州为了降低自己罪责,而刻意掩盖实情,对朝廷隐瞒了当地百姓的受灾严重程度。
不然,如何会有太原府知府那一封揭发王景禹治水不利,致水患发生,而灾情发生后,还倒行逆施,置万千灾民性命于不顾的弹劾奏疏出来!
太原府这一次同样受到了汾州水患的牵连,何以在这位知府的奏疏之中,当地的水患根本就未曾缓解?
汹汹物议之中,皇帝最终下旨,革除王景禹河东路与河北西路两路安抚使之职,同时暂停其河东路转运副使职务,即可着人看守遣返京师,本次汾水水患,暂由太原府知府王端全权总理。
同时,京师方面,也派出了由内官丶御史
丶中书三部组成的调查组,奔赴河东路,查明实情,奏报待审。
几乎在这一系列消息传来的同时,皇帝的旨意以及三部调查组成员,已经同步抵达了河东路。
王景禹整理了自己的官服,改换一身青衣文衫,端端立于汾州汾河渡口,配合的登上了被遣返回京的马车之上。
担任此次联合调查组的三方人员,内官以袁方为首,御史以谏议大夫褚茂通为首,中书以曾任三司副使的秦瑞为首。
随同调查组一同抵达的,还有京师的禁军卫队,专为防止王景禹以一方安抚使之身,武力反抗调查。
只不过,王景禹早已做好了准备,在听闻调查组到达之后,大开门庭迎客,自己又施施然的走了出来。
褚茂通看着这位如今已然实权与官阶都高于自己的太康州同乡后辈,想到当初自己好心以蔡相姻亲这等好事对他拉拢,这狂妄的后辈竟然当着所有太康州同乡的面,给了他那么大的难堪!
他叹息似得看了看王景禹,在王景禹经过他身旁的时候,以同乡长辈的身份,不阴不阳的道了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
王景禹看了他一眼,淡淡笑了笑道:「褚大人的今日,倒是与当初没有半分不同。
」
褚茂通听他讽刺自己,多年来为蔡阙卖命,却一直徘徊在御史台,未曾得到过真正的信任和大的升迁,脸色瞬间拉了下来,只嚷嚷了一句:「将王大人带走!
」
然而随行而来的禁军,是单独奉命行事,并不受调查组的辖制。
对褚茂通这等命令和指挥的语气十分不爽,禁军队的卫队长「哼」了一声,没有理会。
原本跟在王景禹周边的禁军也该怎么办怎么办,全都把褚茂通的话当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