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阿舟忽然开口,“不是复健,是重建。
让她们重新成为讲述者,而不是受害者档案里的编号。”
“怎么建?”
苏禾问。
“用她们自己的语言。”
阿舟转身面对二人,“阿南想写《论谎言如何喂养饥饿》,那就让她写;那个刻‘我在读’的女孩叫小满,她记得《破晓辞》全文,我们就请她当讲师;还有云南来的阿依,她靠听广播学会普通话,现在能背整本《灾时治理十二条》??这些都不是奇迹,是抵抗的武器。”
林昭缓缓坐下,从包里取出一块旧布巾,层层打开,露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铁哨。
“这是边境志愿者带回来的。
诈骗园里有人偷偷传递信息用的。
哨声频率对应摩斯码,短长组合,拼出的是课文段落。”
她指尖抚过哨孔,“她们没有停止阅读,哪怕在地狱里。”
苏禾伸手接过铁哨,贴在耳边轻轻晃动。
空腔中发出细微嗡鸣,像是某种遥远的回应。
“那就开学吧。”
她说,“第一课,就叫‘活着就是证据’。”
三天后,“回声学堂”
正式挂牌。
教室设在书院东厢,原本是堆放旧书的仓库。
如今四壁挂满手绘图表:一张地图标出被骗少女的来源地,一条时间轴列出她们被迫行骗的关键节点,角落里贴着一段段被截取的通话录音转文字??“妈妈,我在这里教语文”
“叔叔,我是支教老师,请您资助贫困生”
……
第一堂课由阿南主讲。
视频连线接入,她坐在昆明一间安静的房间里,面前摊着稿纸,眼睛直视镜头。
“各位同学,”
她声音微颤,但清晰,“今天我们学的是修辞学中的‘伪善论证’。
例子就在我身上:骗子说我是在做公益,所以骗钱也是善举。
这就像……有人抢你饭碗,还说是为了让你学会忍耐。”
屏幕前,十几名曾受害的女孩静静听着。
有人低头记笔记,有人紧握拳头,还有一个默默流泪。
课程结束时,一名叫阿秀的女孩举手:“我想问……如果我们讲出来,别人不信怎么办?”
阿南沉默几秒,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那就一直讲,讲到他们不得不信。
我不会再做骗子了,但我可以做个证人??用我的嘴,把他们的罪写进历史。”
当晚,林昭召集技术组开会。
她指着投影屏上的数据流:“目前‘民声回链’已收录四万七千条基层叙事,但传播仍受限于网络覆盖和识字门槛。
我们需要更原始、更直接的方式。”
“比如声音?”
苏禾提议。
“不止。”
林昭调出一张卫星图,“我们在西南、西北偏远地区发现大量‘信息荒村’??没有信号塔,不通公路,最远的距最近书店两百公里。
可这些地方,恰恰是最需要共读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