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二百余名达官(突厥可汗的侍从人员)身穿锦袍,都结着发辫,腰上悬着佩剑,环绕在可汗左右。
军士们衣着毛皮衣服(裘毼毳毛),挺戟槊,举大纛,张着强弓。
帐外驼马蔽野,多不胜数。
高昌王的信使欢信将高昌王的呈表与五百匹绫绡、五车果味等礼物奉给可汗,并代高昌王向可汗致意。
可汗看过高昌王的信,非常高兴,说:“法师暂时到我衙帐休息,我还要到另一地巡视,两三天即回,那时才与法师会见。”
吩咐达官答摩支将玄奘送到衙账安置下来。
三日后,可汗果然回来了。
他在大帐接见玄奘。
突厥官员引玄奘到可汗大帐。
远远望去,大帐以金花装饰,灿烂夺目。
距大帐还有三十余步时,可汗就出帐相迎,一番问候话语之后,便请玄奘入座。
能清、能净、能自随在师傅身后,鱼贯而入,侍立在师傅旁边。
西突厥信奉拜火教即祆教,尊崇拜火,因木生火之故,不设木坐床,只在地上铺厚厚的毯子,放上垫子席地而坐。
可汗居中,各位达官分列两行在可汗面前排好的长席上陪坐,卫兵执仪仗立于后。
可汗很尊重玄奘,专为他设立一张铁交床,再铺上草垫,请玄奘入座。
三个徒弟在师傅旁边依突厥的礼数席地而坐。
接着,又请大唐使者和高昌使者入内递交国书和信物,可汗一一过目,表情愉悦。
玄奘见此情此景,内心里不由的赞叹:可汗虽是穹庐之君,其实也非常尊贵华美!
几个徒弟虽然来自高昌,也见过一些世面,但在突厥可汗面前,他们还是感到一股逼人的压力,行止都恭敬多了。
使臣们坐定后,司礼传令设酒作乐,大宴宾客。
突厥虽是异俗之邦,却颇知待客之道,明白僧俗有别。
可汗和大臣、使臣饮酒,令侍从持葡萄浆进奉玄奘。
宴席上,突厥君臣、来访的使者互相敬劝,祝酒碰杯、举碗相击之声交错响起。
此时,助兴的四夷之乐响起,音乐声忽而铿锵,忽而悠扬,虽然是蕃国俗曲,却也令人赏心悦目,抒发情感。
不多时,各种食物摆上桌,全是新鲜烹宰的羔羊牛犊,堆积在桌案上。
玄奘面前,专门准备了饼饭、酥乳、石蜜、刺蜜、葡萄等素食。
徒弟面前,也摆放了各种素食,尽情享用。
宴席结束后,可汗吩咐为玄奘进上葡萄浆,请他为众人阐讲佛法。
玄奘思忖一下,想起半道上遇到盗贼的事,便登台为突厥君臣讲了十善,阐明身、口、意所产生的十种善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十善的身业,又把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的十恶,告诉他们,劝导他们爱护物命,指出波罗蜜多解脱之业,也就是从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的途径。
玄奘讲经的声音,清雅而悦耳,很能吸引人的注意。
讲的内容贴近突厥人的生活,使人产生向往的愿望,设身处地地为人所想,突厥君臣听了,都高兴地举手叩额,欢喜受持。
玄奘在素叶停留了几日,又准备启程。
可汗劝道:“法师不必要去印特伽国(印度),那地方终年酷暑,十月的天气与这里的五月相当。
我看法师的容貌,到印度恐怕要被酷暑天气消融。
而且印度人肤色黝黑,赤身露体,举止粗俗,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
玄奘答道:“我去印度,是去追寻佛祖圣迹,慕求佛法。”
可汗见玄奘心意坚定,下令在军中寻求懂汉语和西域诸国语言的人,找到一个年轻人,曾在长安住过几年,通晓汉语。
可汗立即封他为摩咄达官,即翻译,写好致所部诸国国书,要求所属诸国:“但有名僧胜地,必令奘到。”
一切准备就绪,可汗选派护卫,令摩咄达官送玄奘到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位于今阿富汗西部兴都库什山以南喀布尔河流域,是中亚西部通往北印度的要冲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