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朱永武不太懂售卖上的事儿,也觉得江米夏能将竹编作坊那的生意打理的妥妥当当,在这方面是颇有经验的,便全权都交给江米夏来做。
江米夏在当天下午时,便和宋景韫一起带了些瓷器到镇上,寻找镇上最大卖瓷器的铺子,赵记。
赵掌柜是个长年经商之人,几近四十岁,为人老成,做生意也颇为本分,在镇上也算声明在外。
得知江家村建了一个瓷窑,且江米夏便是来卖瓷器的,赵掌柜急忙领到了后院里头,端上了茶水。
“别说咱们镇底下了,就这方圆几个镇子,都没有一个正儿八经地瓷窑,再往远了说,也就县城北边有一两个,不过成品质地实在一般,大都是十几二十多文钱一个的粗瓷,也就顶多是家用,连待客都拿不出手的,咱铺子里头卖的各种瓷器,那都是从旁的县城,乃至府城过来的。”
第86章正确的决定
赵掌柜道,“你们建个瓷窑,这生意眼光是不赖,不过生意能不能做得好,得看你们烧的东西品质咋样了。”
“那赵掌柜便瞧一瞧品质,定一定价格?”
江米夏将带来的瓷碗和瓷盆都拿了出来。
赵掌柜瞧见桌子上摆的东西,眼前顿时一亮,忙拿起来仔细瞧。
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摸一摸完璧厚薄,更是拿手指弹了一下,仔细地去听音儿。
“不赖。”
赵掌柜点头,“细瓷里头算做工不错的,这碗形也好,一个能上一百文,瓷盆的话,更贵一些。”
“看你们这瓷窑师傅手艺应该不赖,这样吧,这一窑出了多少东西,你也都拿过来,咱们定个价。”
“成。”
江米夏跟赵掌柜约定好明日将瓷碗和瓷盆都送过来,看货订价。
而第二日时,赵掌柜这里,一共收了江米夏七十八件的瓷器,最终结算的金额是十两银子。
刨去釉料,烧柴的成本,利润有五两,朱永武这里按照三成的利润分到了一两五钱银子。
从开始制作泥胚到最后开窑,差不多经历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里,朱永武赚到了一两五钱的银子,还是在第一次烧窑,数量不多的情况下。
如果等以后熟练起来,这一个月基本上可以赚上五两左右,若是往后瓷窑扩大,再收些学徒的话,那就更多……
一年赚一百两银子,似乎都变得没那么遥不可及。
想想从前在朱家村自家瓷窑做活时,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甚至还要被责骂不休,一个月才只有三百文的工钱……
朱永武越发觉得,当初离开朱家村,到现在的江家村落户,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这批瓷器收拾完,朱永武便开始继续忙着制胚。
江春雨在一旁打下手。
上次烧窑时,江春雨央求着朱永武把他做的海碗和盆都放进去烧了烧。
从制胚到蘸釉,再到最后放入匣钵,虽然是在朱永武的指导下,但也都是江春雨独立完成的,而最后的结果是得到了两个中等品。
第一次做,便能成功,还是中等品,已是十分不错。
用朱永武的话来说就是,比他小时候做的强多了。
这让江春雨得了极大的鼓舞,把自己做的海碗和盆搁在家里头时常跟小伙伴们炫耀一番不说,更是越发地用心跟着朱永武学烧瓷的活计。
而朱永武,也颇为喜欢江春雨的性子,也觉得他肯学,学的快,学的好,所以也十分愿意带他。
于是,在没有十分严格的拜师仪式的情况下,朱永武和江春雨两个人,已是以师徒身份来相处。
这次烧窑,根据江米夏和赵记那洽谈的订单,需要多烧些盘子,而且是釉下彩的盘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