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不由得嚎啕大哭。
从此三娘子像疯了一样天天听收音机,什么扯力克,什么晁兔台吉,什么卜失兔全都不管了。
三娘子每天早上听《原道经》,然后听《滚滚长江东逝水》,最后听《三国演义》。
还让一个侍女专门候在收音机旁边,一但收音机开播就叫她。
她一定准时回来听。
卜失兔又送给她一个太阳能读经器。
三娘子又开始拿着《原道经》跟着读经器天天读。
听说三娘子喜欢听三国演义,底下的那些蒙古贵族自然也跟着听,都从卜失兔那里买了收音机和读经器。
大部分草原贵族是不识字的,不管是蒙文还是华夏文字都不认识。
草原上文字是由喇嘛庙垄断的。
那些贵族听不懂华夏语,只好从牧民中挑选出来懂华夏语的汉奴给他们翻译着听。
三国演义的魅力不用说了,几天功夫就征服了大半个土默特草原。
大家依然信奉喇嘛教,但是不妨碍他们听收音机和读经器。
随着收音机的推广《原道经》在草原上迅速推广开来。
破虏堡这段时间扩军速度明显缓了下来,现在基本兵力是破虏堡守备队两千人,铁甲骑兵九千人。
以现在破虏堡控制的人口计算已经是极限了。
于是赵大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火力升级计划。
首先赵大强让王鼎购买了大量的九毫米无缝钢管。
然后利用破虏堡的设备切割成八十厘米一根,这是因为每根钢管总长度为24米。
开始制作燧发枪前装燧发枪。
这些燧发枪都不带膛线,使用米尼弹。
这个时代明军的主要武器还是三眼火铳和鸟铳。
这两种火器都是需要明火点燃的。
三眼火铳总长在一点五米左右,其中铳身长度大约三十厘米。
后面是长长的铳杆。
使用的时候,利用三个铳口引线长度不同可以进行连发,不过由于铳口较大,铳身较短一般打不远,而且内部填装一般是铁砂和铁珠,杀伤力实在不大,一般杀伤距离在十步到三十步之间。
较长的铳杆可以避免因为炸膛导致使用人员伤亡。
三发子弹打完三眼铳还可以当重锤使用。
由于这个时代的武器质量普遍比较差。
所以安全性比较高的三眼铳非常受明军喜爱。
而鸟铳一般铳管比较长,可以达到80厘米以上,制造难度非常大,良品率比较低。
而且明军往往临战才下发火器,导致鸟枪平常无法得到及时的保养,所以极易炸膛。
一般明军士卒为了避免炸膛,都会减少火药使用量。
所以鸟铳实际杀伤距离只有四五十步,甚至无法对穿了双重甲(铁甲加棉甲)的敌人造成伤害。
这导致几百年来边军普遍不喜欢鸟铳,他们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剑和弓箭。
鸟铳再一次大规模出现在九边,是戚少保(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的时候,他的戚家军带来的。
但是这种武器使用繁琐,非得心理素质好的老兵才能使用,而且需要布阵,还不能是密集队形(避免火星乱飞,互相引燃火药)。
稀疏的阵型在蒙古人的快马面前不堪一击。
还有一点就是火器保养费用高,必须经常用油脂擦拭。
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矿物质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