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在成功应对病虫害危机后,翠谷村的生产逐渐恢复了正常。
王大山深知,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必须依靠技术革新。
他想起之前在县里参加农业技术交流会议时,了解到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滴灌,这种技术不仅能节约用水,还能精准地为农作物提供水分和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清晨,阳光刚刚洒进院子,王大山就坐在石凳上,翻看着关于滴灌技术的资料。
秀兰端着早饭走出来,心疼地说:“大山,你又起这么早,先吃饭吧,别累坏了身子。”
王大山放下资料,笑着说:“秀兰,你看这滴灌技术,要是能在咱们村推广开来,以后就不怕干旱缺水了,农作物的产量肯定能提高不少。”
秀兰坐在旁边,看着资料,疑惑地问:“这东西真有这么好?咱能弄明白不?”
“肯定行,不懂咱就去学。”
王大山信心满满地说,“我打算这两天再去县里一趟,找相关部门咨询咨询,争取把这技术引进来。”
吃完早饭,王大山来到村委会,把自己的想法跟村干部们说了。
赵大叔皱着眉头说:“这新技术,听着是好,可万一弄不好,那不是浪费钱嘛。”
刘老师推了推眼镜,说:“我觉得王支书的想法挺好的,现在时代在进步,咱们也得跟上。
这滴灌技术要是真能成功,对咱村的发展可是大好事。”
小李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赵大叔,咱们不能总是守着老办法,得尝试新东西。”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支持王大山引进滴灌技术。
王大山当天就去了县里,找到了农业部门的领导。
“张局长,您好啊!
我是翠谷村的王大山。”
王大山礼貌地打招呼。
张局长笑着说:“王支书,你好啊!
找我有什么事儿?”
王大山把翠谷村的情况和想引进滴灌技术的想法详细地说了一遍。
张局长听后,点头表示支持:“这是个好想法,滴灌技术确实能解决不少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不过,引进技术容易,后续的安装和维护是个难题,你们村里有懂技术的人吗?”
王大山有些为难地说:“这正是我担心的,我们村里都是些农民,对这方面一窍不通。
张局长,您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张局长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帮你联系技术人员,让他们去村里给你们做技术指导,不过费用可能得你们自己出一部分。”
王大山连忙说:“没问题,只要能把技术引进来,费用方面我们尽量想办法。”
从县里回来后,王大山开始筹备滴灌技术的引进工作。
他组织村民们召开会议,向大家介绍滴灌技术的好处。
“乡亲们,这滴灌技术啊,就像给咱们的庄稼安了个小水管,能把水和肥料直接送到庄稼的根部,既省水又省肥,还能让庄稼长得更好。”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着。
一位村民站起来问:“王支书,这东西贵不贵啊?咱们能负担得起吗?”
王大山回答:“费用方面,县里会给我们一些补贴,剩下的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而且,等这技术用起来,庄稼产量提高了,咱们赚的钱也就多了,这点投入肯定是值得的。”
在大家的支持下,王大山开始联系设备供应商,购买滴灌设备。
设备运回来后,技术人员也来到了村里。
他们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安装调试设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