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这种矛盾的心理,并未随着离婚远离,相反,在我离开上海后,愈演愈烈,我常常因此陷入抑郁,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其中的缘由。
志怀是个无比骄傲的男人,从我背叛他的那一刻起,我与他此生便再无可能,我不敢奢望他有朝一日能懂得我的情感、理解我的选择。
他也永远不会这样做。
在他看来,我不过是潘金莲之流,世人眼中或许亦是。
至于志怀再婚一事,我没有资格去谈论他的选择。
遇上我是他的不幸,恐怕我这一生都要为此赎罪。
真不知如何诉说我的情感,太乱、太杂,万千思绪,尽在信中。
祝你安好。
青瑶
第一百一十一章娜拉走后怎样(上)
这封送出的信迟迟未得到回复,转眼到了阳春三月。
臃肿的棉袍不能再穿。
苏青瑶到市场上买了六尺蓝布,借来针线,一面回忆着中学家政课的内容,一面照着借来的书本,给自己裁了一件筒裙。
王婆婆问邻居的儿媳要来几件旧衣服,洗干净了,送给苏青瑶作春衫。
快要半年未曾烫发,一次次拿皂荚揉搓后,逐渐变回从前的直发,越长越长。
苏青瑶从门口的桃树上折一截细枝,当作盘发的簪子。
人也瘦了许多,脸白得厉害,更显得长发乌黑,似一幅白描画
阁楼天光太暗,灯油钱消耗不起,苏青瑶四处探寻,在附近找到一间茶馆。
茶馆不大,堂前只雇了一个小伙计,人一多,忙起来,掌柜也要撸起袖子,为穿长衫的客人的端茶送水。
掌柜见苏青瑶每天抱书来,知道她是备考的学生,容许她一杯茶坐一天。
有时苏青瑶坐到天黑,便帮忙扫地擦桌。
时间一长,不少老顾客也认识了她。
他们偶尔会凑过来翻翻她的书,与她大聊刘关张,说一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的大话,或是拿一张纸来,叫她代笔写信或为他们读信。
作为酬谢,苏青瑶续了又续的淡茶旁,常有一小盘花生或瓜子。
在茶馆的日子简单而愉快,但在这愉快之中,也有小小的苦恼。
那就是要时刻留神自己的财物,如果看管不好,下场就是短短十天,毛笔失踪了四支,不知被谁顺走。
还有一次,她买了两个苹果当午饭,不过去柜台续茶的工夫,就不见了。
苏青瑶没办法,只好不停喝茶充饥。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譬如上月她寄出的一篇法文长诗的译稿,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三元的稿费却迟迟没有寄来。
苏青瑶等了又等,最终还是拉下脸,给编辑部写了一封“言辞激烈”
的抗议信。
这个月,汇票总算寄来。
苏青瑶去邮局取完钱,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明天要去吃鸭血粉丝汤,加双份的鸭杂,还要点一份生煎包。
暗自高兴着,她路过一家新开的面包房。
玻璃窗内摆着各色的西洋点心,苏青瑶不由自主地停在拿破仑蛋糕前,盯着酥皮上雪白的糖霜。
少顷,一位年轻太太抱着她的儿子走进面包房。
太太穿着上海当下最时兴的拼接旗袍,上半身是鹅黄色的绸缎,下半身是月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